共计 76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有关如何分析 CAP 理论,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丸趣 TV 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内容,希望大家根据这篇文章可以有所收获。
什么是 CAP 理论
在计算机科学理论,CAP 定理(也称为 Brewer 定理),是由计算机科学家 Eric Brewer 提出的,即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不可能同时提供以下全部三个保证:
一致性(Consistency):所有节点同一时间看到是相同的数据;
可用性(Availability):不管是否成功,确保每一个请求都能接收到响应;
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系统任意分区后,在网络故障时,仍能操作
为什么说 CAP 只能三选二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了为什么说 CAP 只能三选二。
在一个网络中有 N1 和 N2 两个节点。他们都共享数据块 V,其中有一个值 V0。运行在 N1 的 A 程序可以认为是安全的、无 bug、可预测的和可靠的。运行在 N2 是 B 程序。这个例子中,A 将写入 V 新值,而 B 从 V 读取值
系统预期执行下面的操作
首先写一个 V 的新值 V1
然后消息(M)从 N1 更新 V 的拷贝到 N2
现在,从 B 读取将返回 V1
如果网络是分区的,当 N1 到 N2 的消息不能传递时,执行上面的第三步,会出现虽然 N2 能访问到 V 的值(可用性),但其实与 N1 的 V 的值已经不一致了(一致性)。
意义
在系统架构时,应该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来权衡 CAP。比如,对于大多数互联网应用来说(如门户网站),因为机器数量庞大,部署节点分散,网络故障是常态,可用性是必须需要保证的,所以只有舍弃一致性来保证服务的 AP。而对于银行等,需要确保一致性的场景,通常会权衡 CA 和 CP 模型,CA 模型网络故障时完全不可用,CP 模型具备部分可用性。
看完上述内容,你们对如何分析 CAP 理论有进一步的了解吗?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者相关内容,请关注丸趣 TV 行业资讯频道,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