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如何实现连接跟踪

71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2232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丸趣 TV 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 Linux 下如何实现连接跟踪,相信大部分人都还不怎么了解,因此分享这篇文章给大家参考一下,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大有收获,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 引言

连接跟踪是许多网络应用的基础。例如,Kubernetes Service、ServiceMesh sidecar、软件四层负载均衡器 LVS/IPVS、Docker network、OVS、iptables 主机防火墙等等,都依赖 连接跟踪功能。

1.1 概念

连接跟踪(conntrack)

图 1.1. 连接跟踪及其内核位置

连接跟踪,顾名思义,就是跟踪(并记录)连接的状态。

例如,图 1.1 是一台 IP 地址为 10.1.1.2 的 Linux 机器,我们能看到这台机器上有三条 连接: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术社区

  机器访问外部 HTTP 服务的连接(目的端口 80)

  外部访问机器内 FTP 服务的连接(目的端口 21)

  机器访问外部 DNS 服务的连接(目的端口 53)

连接跟踪所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并跟踪这些连接的状态,具体包括:

  从数据包中提取元组(tuple)信息,辨别数据流(flow)和对应的连接(connection)

  为所有连接维护一个状态数据库(conntrack table),例如连接的创建时间、发送 包数、发送字节数等等

  回收过期的连接(GC)

  为更上层的功能(例如 NAT)提供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连接跟踪中所说的“连接”,概念和 TCP/IP 协议中“面向连接”(connection oriented)的“连接”并不完全相同,简单来说:

 TCP/IP 协议中,连接是一个四层(Layer 4)的概念。

 TCP 是有连接的,或称面向连接的(connection oriented),发送出去的包都要求对端应答(ACK),并且有重传机制

 UDP 是无连接的,发送的包无需对端应答,也没有重传机制

 CT 中,一个元组(tuple)定义的一条数据流(flow)就表示一条连接(connection)。

  后面会看到 UDP 甚至是 ICMP 这种三层协议在 CT 中也都是有连接记录的

  但不是所有协议都会被连接跟踪

本文中用到“连接”一词时,大部分情况下指的都是后者,即“连接跟踪”中的“连接”。

网络地址转换(NAT)

图 1.2. NAT 及其内核位置

网络地址转换(NAT),意思也比较清楚:对(数据包的)网络地址(IP + Port)进行转换。

例如,图 1.2 中,机器自己的 IP 10.1.1.2 是能与外部正常通信的,但 192.168 网段是私有 IP 段,外界无法访问,也就是说源 IP 地址是 192.168 的包,其应答包是无 法回来的。

因此当源地址为 192.168 网段的包要出去时,机器会先将源 IP 换成机器自己的 10.1.1.2 再发送出去;收到应答包时,再进行相反的转换。这就是 NAT 的基本过程。

Docker 默认的 bridge 网络模式就是这个原理 [4]。每个容器会分一个私有网段的 IP 地址,这个 IP 地址可以在宿主机内的不同容器之间通信,但容器流量出宿主机时要进行 NAT。

NAT 又可以细分为几类:

 SNAT:对源地址(source)进行转换

 DNAT:对目的地址(destination)进行转换

 Full NAT:同时对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进行转换

以上场景属于 SNAT,将不同私有 IP 都映射成同一个“公有 IP”,以使其能访问外部网络服 务。这种场景也属于正向代理。

NAT 依赖连接跟踪的结果。连接跟踪最重要的使用场景就是 NAT。

四层负载均衡(L4 LB)

图 1.3. L4LB: Traffic path in NAT mode [3]

再将范围稍微延伸一点,讨论一下 NAT 模式的四层负载均衡。

四层负载均衡是根据包的四层信息(例如 src/dst ip, src/dst port, proto)做流量分发。

VIP(Virtual IP)是四层负载均衡的一种实现方式:

  多个后端真实 IP(Real IP)挂到同一个虚拟 IP(VIP)上

  客户端过来的流量先到达 VIP,再经负载均衡算法转发给某个特定的后端 IP

如果在 VIP 和 Real IP 节点之间使用的 NAT 技术(也可以使用其他技术),那客户端访 问服务端时,L4LB 节点将做双向 NAT(Full NAT),数据流如图 1.3。

1.2 原理

了解以上概念之后,我们来思考下连接跟踪的技术原理。

要跟踪一台机器的所有连接状态,就需要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术社区

  拦截(或称过滤)流经这台机器的每一个数据包,并进行分析。

  根据这些信息建立起这台机器上的连接信息数据库(conntrack table)。

  根据拦截到的包信息,不断更新数据库

例如,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术社区

  拦截到一个 TCP SYNC 包时,说明正在尝试建立 TCP 连接,需要创建一条新 conntrack entry 来记录这条连接

  拦截到一个属于已有 conntrack entry 的包时,需要更新这条 conntrack entry 的收发包数等统计信息

除了以上两点功能需求,还要考虑性能问题,因为连接跟踪要对每个包进行过滤和分析。性能问题非常重要,但不是本文重点,后面介绍实现时会进一步提及。

之外,这些功能最好还有配套的管理工具来更方便地使用。

1.3 设计:Netfilter

图 1.4. Netfilter architecture inside Linux kernel

Linux 的连接跟踪是在 Netfilter 中实现的。

Netfilter 是 Linux 内核中一个对数据 包进行控制、修改和过滤(manipulation and filtering)的框架。它在内核协议 栈中设置了若干 hook 点,以此对数据包进行拦截、过滤或其他处理。

 “    说地更直白一些,hook 机制就是在数据包的必经之路上设置若干检测点,所有到达这 些检测点的包都必须接受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决定: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术社区

      放行:不对包进行任何修改,退出检测逻辑,继续后面正常的包处理

      修改:例如修改 IP 地址进行 NAT,然后将包放回正常的包处理逻辑

      丢弃:安全策略或防火墙功能

    连接跟踪模块只是完成连接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功能,并不会修改或丢弃数据包,后者是其 他模块(例如 NAT)基于 Netfilter hook 完成的。   ”

Netfilter 是最古老的内核框架之一,1998 年开始开发,2000 年合并到 2.4.x 内 核主线版本 [5]。

1.4 设计:进一步思考

现在提到连接跟踪(conntrack),可能首先都会想到 Netfilter。但由 1.2 节的讨论可知,连接跟踪概念是独立于 Netfilter 的,Netfilter 只是 Linux 内核中的一种连接跟踪实现。

换句话说,只要具备了 hook 能力,能拦截到进出主机的每个包,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自 己实现一套连接跟踪。

图 1.5. Cilium s conntrack and NAT architectrue

云原生网络方案 Cilium 在 1.7.4+ 版本就实现了这样一套独立的连接跟踪和 NAT 机制(完备功能需要 Kernel 4.19+)。其基本原理是: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术社区

  基于 BPF hook 实现数据包的拦截功能(等价于 netfilter 里面的 hook 机制)

  在 BPF hook 的基础上,实现一套全新的 conntrack 和 NAT

因此,即便卸载掉 Netfilter,也不会影响 Cilium 对 Kubernetes ClusterIP、NodePort、ExternalIPs 和 LoadBalancer 等功能的支持 [2]。

由于这套连接跟踪机制是独立于 Netfilter 的,因此它的 conntrack 和 NAT 信息也没有 存储在内核的(也就是 Netfilter 的)conntrack table 和 NAT table。所以常规的 conntrack/netstats/ss/lsof 等工具是看不到的,要使用 Cilium 的命令,例如:

$ cilium bpf nat list $ cilium bpf ct list global

配置也是独立的,需要在 Cilium 里面配置,例如命令行选项 –bpf-ct-tcp-max。

另外,本文会多次提到连接跟踪模块和 NAT 模块独立,但出于性能考虑,具体实现中 二者代码可能是有耦合的。例如 Cilium 做 conntrack 的垃圾回收(GC)时就会顺便把 NAT 里相应的 entry 回收掉,而非为 NAT 做单独的 GC。

以上是理论篇,接下来看一下内核实现。

2 Netfilter hook 机制实现

Netfilter 由几个模块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连接跟踪(CT)模块和网络地址转换(NAT)模块。

CT 模块的主要职责是识别出可进行连接跟踪的包。CT 模块独立于 NAT 模块,但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后者。

2.1 Netfilter 框架

5 个 hook 点

图 2.1. The 5 hook points in netfilter framework

如上图所示,Netfilter 在内核协议栈的包处理路径上提供了 5 个 hook 点,分别是:

// include/uapi/linux/netfilter_ipv4.h #define NF_IP_PRE_ROUTING 0 /* After promisc drops, checksum checks. */ #define NF_IP_LOCAL_IN 1 /* If the packet is destined for this box. */ #define NF_IP_FORWARD 2 /* If the packet is destined for another interface. */ #define NF_IP_LOCAL_OUT 3 /* Packets coming from a local process. */ #define NF_IP_POST_ROUTING 4 /* Packets about to hit the wire. */ #define NF_IP_NUMHOOKS 5

用户可以在这些 hook 点注册自己的处理函数(handlers)。当有数据包经过 hook 点时,就会调用相应的 handlers。

 “    另外还有一套 NF_INET_ 开头的定义,include/uapi/linux/netfilter.h。这两套是等价的,从注释看,NF_IP_ 开头的定义可能是为了保持兼容性。

enum nf_inet_hooks { NF_INET_PRE_ROUTING, NF_INET_LOCAL_IN, NF_INET_FORWARD, NF_INET_LOCAL_OUT, NF_INET_POST_ROUTING, NF_INET_NUMHOOKS };

   ”

hook 返回值类型

hook 函数对包进行判断或处理之后,需要返回一个判断结果,指导接下来要对这个包做什 么。可能的结果有:

// include/uapi/linux/netfilter.h #define NF_DROP 0 //  已丢弃这个包  #define NF_ACCEPT 1 //  接受这个包,继续下一步处理  #define NF_STOLEN 2 //  当前处理函数已经消费了这个包,后面的处理函数不用处理了  #define NF_QUEUE 3 //  应当将包放到队列  #define NF_REPEAT 4 //  当前处理函数应当被再次调用 

hook 优先级

每个 hook 点可以注册多个处理函数(handler)。在注册时必须指定这些 handlers 的优先级,这样触发 hook 时能够根据优先级依次调用处理函数。

2.2 过滤规则的组织

iptables 是配置 Netfilter 过滤功能的用户空间工具。为便于管理,过滤规则按功能分为若干 table:

 raw

 filter

 nat

 mangle

这不是本文重点。更多信息可参考 (译) 深入理解 iptables 和 netfilter 架构

3 Netfilter conntrack 实现

连接跟踪模块用于维护可跟踪协议(trackable protocols)的连接状态。也就是说,连接跟踪针对的是特定协议的包,而不是所有协议的包。稍后会看到它支持哪些协议。

3.1 重要结构体和函数

重要结构体:

   

struct nf_conntrack_tuple {}

     : 定义一个 tuple。

        struct nf_conntrack_man_proto {}:manipulable part 中协议相关的部分。

       

struct nf_conntrack_man {}

     :tuple 的 manipulable part。

 struct nf_conntrack_l4proto {}: 支持连接跟踪的协议需要实现的方法集(以及其他协议相关字段)。

 struct nf_conntrack_tuple_hash {}:哈希表(conntrack table)中的表项(entry)。

 struct nf_conn {}:定义一个 flow。

重要函数:

 hash_conntrack_raw():根据 tuple 计算出一个 32 位的哈希值(hash key)。

 nf_conntrack_in():连接跟踪模块的核心,包进入连接跟踪的地方。

 resolve_normal_ct() – init_conntrack() – l4proto- new():创建一个新的连接记录(conntrack entry)。

 nf_conntrack_confirm():确认前面通过 nf_conntrack_in() 创建的新连接。

3.2 struct nf_conntrack_tuple {}:元组(Tuple)

Tuple 是连接跟踪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一个 tuple 定义一个单向(unidirectional)flow。内核代码中有如下注释:

 “    //include/net/netfilter/nf_conntrack_tuple.h

  A tuple is a structure containing the information to uniquely identify a connection. ie. if two packets have the same tuple, they are in the same connection; if not, they are not.   ”

结构体定义

//include/net/netfilter/nf_conntrack_tuple.h //  为方便  NAT  的实现,内核将  tuple  结构体拆分为   manipulatable   和   non-manipulatable   两部分  //  下面结构体中的  _man  是  manipulatable  的缩写  // ude/uapi/linux/netfilter.h union nf_inet_addr { __u32 all[4]; __be32 ip; __be32 ip6[4]; struct in_addr in; struct in6_addr in6; /* manipulable part of the tuple */ / }; struct nf_conntrack_man { / union nf_inet_addr u3; -- --/ union nf_conntrack_man_proto u; -- --\ \ // include/uapi/linux/netfilter/nf_conntrack_tuple_common.h u_int16_t l3num; // L3 proto \ //  协议相关的部分  }; union nf_conntrack_man_proto { __be16 all;/* Add other protocols here. */ struct { __be16 port; } tcp; struct { __be16 port; } udp; struct { __be16 id; } icmp; struct { __be16 port; } dccp; struct { __be16 port; } sctp; struct { __be16 key; } gre; }; struct nf_conntrack_tuple { /* This contains the information to distinguish a connection. */ struct nf_conntrack_man src; //  源地址信息,manipulable part struct { union nf_inet_addr u3; union { __be16 all; /* Add other protocols here. */ struct { __be16 port; } tcp; struct { __be16 port; } udp; struct { u_int8_t type, code; } icmp; struct { __be16 port; } dccp; struct { __be16 port; } sctp; struct { __be16 key; } gre; } u; u_int8_t protonum; /* The protocol. */ u_int8_t dir; /* The direction (for tuplehash) */ } dst; //  目的地址信息  };

Tuple 结构体中只有两个字段 src 和 dst,分别保存源和目的信息。src 和 dst 自身也是结构体,能保存不同类型协议的数据。以 IPv4 UDP 为例,五元组分别保存在如下字段:

 dst.protonum:协议类型

 src.u3.ip:源 IP 地址

 dst.u3.ip:目的 IP 地址

 src.u.udp.port:源端口号

 dst.u.udp.port:目的端口号

CT 支持的协议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到,连接跟踪模块目前只支持以下六种协议:TCP、UDP、ICMP、DCCP、SCTP、GRE。

注意其中的 ICMP 协议。大家可能会认为,连接跟踪模块依据包的三层和四层信息做 哈希,而 ICMP 是三层协议,没有四层信息,因此 ICMP 肯定不会被 CT 记录。但实际上 是会的,上面代码可以看到,ICMP 使用了其头信息中的 ICMP type 和 code 字段来 定义 tuple。

3.3 struct nf_conntrack_l4proto {}:协议需要实现的方法集合

支持连接跟踪的协议都需要实现 struct nf_conntrack_l4proto {} 结构体 中定义的方法,例如 pkt_to_tuple()。

// include/net/netfilter/nf_conntrack_l4proto.h struct nf_conntrack_l4proto { u_int16_t l3proto; /* L3 Protocol number. */ u_int8_t l4proto; /* L4 Protocol number. */ //  从包(skb)中提取  tuple bool (*pkt_to_tuple)(struct sk_buff *skb, ... struct nf_conntrack_tuple *tuple); //  对包进行判决,返回判决结果(returns verdict for packet) int (*packet)(struct nf_conn *ct, const struct sk_buff *skb ...); //  创建一个新连接。如果成功返回  TRUE;如果返回的是  TRUE,接下来会调用  packet()  方法  bool (*new)(struct nf_conn *ct, const struct sk_buff *skb, unsigned int dataoff); //  判断当前数据包能否被连接跟踪。如果返回成功,接下来会调用  packet()  方法  int (*error)(struct net *net, struct nf_conn *tmpl, struct sk_buff *skb, ...); ... };

3.4 struct nf_conntrack_tuple_hash {}:哈希表项

conntrack 将活动连接的状态存储在一张哈希表中(key: value)。

hash_conntrack_raw() 根据 tuple 计算出一个 32 位的哈希值(key):

// net/netfilter/nf_conntrack_core.c static u32 hash_conntrack_raw(struct nf_conntrack_tuple *tuple, struct net *net) { get_random_once( nf_conntrack_hash_rnd, sizeof(nf_conntrack_hash_rnd)); /* The direction must be ignored, so we hash everything up to the * destination ports (which is a multiple of 4) and treat the last three bytes manually. */ u32 seed = nf_conntrack_hash_rnd ^ net_hash_mix(net); unsigned int n = (sizeof(tuple- src) + sizeof(tuple- dst.u3)) / sizeof(u32); return jhash3((u32 *)tuple, n, seed ^ ((tuple- dst.u.all   16) | tuple- dst.protonum)); }

注意其中是如何利用 tuple 的不同字段来计算哈希的。

nf_conntrack_tuple_hash 是哈希表中的表项(value):

// include/net/netfilter/nf_conntrack_tuple.h //  每条连接在哈希表中都对应两项,分别对应两个方向(egress/ingress) // Connections have two entries in the hash table: one for each way struct nf_conntrack_tuple_hash { struct hlist_nulls_node hnnode; //  指向该哈希对应的连接  struct nf_conn,采用  list  形式是为了解决哈希冲突  struct nf_conntrack_tuple tuple; // N  元组,前面详细介绍过了  };

3.5 struct nf_conn {}:连接(connection)

Netfilter 中每个 flow 都称为一个 connection,即使是对那些非面向连接的协议(例 如 UDP)。每个 connection 用 struct nf_conn {} 表示,主要字段如下:

// include/net/netfilter/nf_conntrack.h // include/linux/skbuff.h ------  struct nf_conntrack { | atomic_t use; //  连接引用计数? | }; struct nf_conn { | struct nf_conntrack ct_general; struct nf_conntrack_tuple_hash tuplehash[IP_CT_DIR_MAX]; //  哈希表项,数组是因为要记录两个方向的  flow unsigned long status; //  连接状态,见下文  u32 timeout; //  连接状态的定时器  possible_net_t ct_net; struct hlist_node nat_bysource; // per conntrack: protocol private data struct nf_conn *master; union nf_conntrack_proto { /* insert conntrack proto private data here */ u_int32_t mark; /*  对  skb  进行特殊标记  */ struct nf_ct_dccp dccp; u_int32_t secmark; struct ip_ct_sctp sctp; struct ip_ct_tcp tcp; union nf_conntrack_proto proto; ---------- -----  struct nf_ct_gre gre; }; unsigned int tmpl_padto; };

连接的状态集合 enum ip_conntrack_status:

// include/uapi/linux/netfilter/nf_conntrack_common.h enum ip_conntrack_status { IPS_EXPECTED = (1   IPS_EXPECTED_BIT), IPS_SEEN_REPLY = (1   IPS_SEEN_REPLY_BIT), IPS_ASSURED = (1   IPS_ASSURED_BIT), IPS_CONFIRMED = (1   IPS_CONFIRMED_BIT), IPS_SRC_NAT = (1   IPS_SRC_NAT_BIT), IPS_DST_NAT = (1   IPS_DST_NAT_BIT), IPS_NAT_MASK = (IPS_DST_NAT | IPS_SRC_NAT), IPS_SEQ_ADJUST = (1   IPS_SEQ_ADJUST_BIT), IPS_SRC_NAT_DONE = (1   IPS_SRC_NAT_DONE_BIT), IPS_DST_NAT_DONE = (1   IPS_DST_NAT_DONE_BIT), IPS_NAT_DONE_MASK = (IPS_DST_NAT_DONE | IPS_SRC_NAT_DONE), IPS_DYING = (1   IPS_DYING_BIT), IPS_FIXED_TIMEOUT = (1   IPS_FIXED_TIMEOUT_BIT), IPS_TEMPLATE = (1   IPS_TEMPLATE_BIT), IPS_UNTRACKED = (1   IPS_UNTRACKED_BIT), IPS_HELPER = (1   IPS_HELPER_BIT), IPS_OFFLOAD = (1   IPS_OFFLOAD_BIT), IPS_UNCHANGEABLE_MASK = (IPS_NAT_DONE_MASK | IPS_NAT_MASK | IPS_EXPECTED | IPS_CONFIRMED | IPS_DYING | IPS_SEQ_ADJUST | IPS_TEMPLATE | IPS_OFFLOAD), };

3.6 nf_conntrack_in():进入连接跟踪

Fig. Netfilter 中的连接跟踪点

如上图所示,Netfilter 在四个 Hook 点对包进行跟踪:

  1.  PRE_ROUTING 和 LOCAL_OUT:调用 nf_conntrack_in() 开始连接跟踪,正常情况 下会创建一条新连接记录,然后将 conntrack entry 放到 unconfirmed list。

  为什么是这两个 hook 点呢?因为它们都是新连接的第一个包最先达到的地方,

PRE_ROUTING 是外部主动和本机建连时包最先到达的地方

LOCAL_OUT 是本机主动和外部建连时包最先到达的地方

  2.  POST_ROUTING 和 LOCAL_IN:调用 nf_conntrack_confirm() 将 nf_conntrack_in() 创建的连接移到 confirmed list。

  同样要问,为什么在这两个 hook 点呢?因为如果新连接的第一个包没有被丢弃,那这 是它们离开 netfilter 之前的最后 hook 点:

  外部主动和本机建连的包,如果在中间处理中没有被丢弃,LOCAL_IN 是其被送到应用(例如 nginx 服务)之前的最后 hook 点

  本机主动和外部建连的包,如果在中间处理中没有被丢弃,POST_ROUTING 是其离开主机时的最后 hook 点

下面的代码可以看到这些 handler 是如何注册的:

// net/netfilter/nf_conntrack_proto.c /* Connection tracking may drop packets, but never alters them, so make it the first hook. */ static const struct nf_hook_ops ipv4_conntrack_ops[] = { { .hook = ipv4_conntrack_in, //  调用  nf_conntrack_in()  进入连接跟踪  .pf = NFPROTO_IPV4, .hooknum = NF_INET_PRE_ROUTING, // PRE_ROUTING hook  点  .priority = NF_IP_PRI_CONNTRACK, }, { .hook = ipv4_conntrack_local, //  调用  nf_conntrack_in()  进入连接跟踪  .pf = NFPROTO_IPV4, .hooknum = NF_INET_LOCAL_OUT, // LOCAL_OUT hook  点  .priority = NF_IP_PRI_CONNTRACK, }, { .hook = ipv4_confirm, //  调用  nf_conntrack_confirm() .pf = NFPROTO_IPV4, .hooknum = NF_INET_POST_ROUTING, // POST_ROUTING hook  点  .priority = NF_IP_PRI_CONNTRACK_CONFIRM, }, { .hook = ipv4_confirm, //  调用  nf_conntrack_confirm() .pf = NFPROTO_IPV4, .hooknum = NF_INET_LOCAL_IN, // LOCAL_IN hook  点  .priority = NF_IP_PRI_CONNTRACK_CONFIRM, }, };

nf_conntrack_in 函数是连接跟踪模块的核心。

// net/netfilter/nf_conntrack_core.c unsigned int nf_conntrack_in(struct net *net, u_int8_t pf, unsigned int hooknum, struct sk_buff *skb) { struct nf_conn *tmpl = nf_ct_get(skb,  ctinfo); //  获取  skb  对应的  conntrack_info  和连接记录  if (tmpl || ctinfo == IP_CT_UNTRACKED) { //  如果记录存在,或者是不需要跟踪的类型  if ((tmpl   !nf_ct_is_template(tmpl)) || ctinfo == IP_CT_UNTRACKED) { NF_CT_STAT_INC_ATOMIC(net, ignore); //  无需跟踪的类型,增加  ignore  计数  return NF_ACCEPT; //  返回  NF_ACCEPT,继续后面的处理  } skb- _nfct = 0; //  不属于  ignore  类型,计数器置零,准备后续处理  } struct nf_conntrack_l4proto *l4proto = __nf_ct_l4proto_find(...); //  提取协议相关的  L4  头信息  if (l4proto- error != NULL) { // skb  的完整性和合法性验证  if (l4proto- error(net, tmpl, skb, dataoff, pf, hooknum)  = 0) { NF_CT_STAT_INC_ATOMIC(net, error); NF_CT_STAT_INC_ATOMIC(net, invalid); goto out; } } repeat: //  开始连接跟踪:提取  tuple;创建新连接记录,或者更新已有连接的状态  resolve_normal_ct(net, tmpl, skb, ... l4proto); l4proto- packet(ct, skb, dataoff, ctinfo); //  进行一些协议相关的处理,例如  UDP  会更新  timeout if (ctinfo == IP_CT_ESTABLISHED_REPLY   !test_and_set_bit(IPS_SEEN_REPLY_BIT,  ct- status)) nf_conntrack_event_cache(IPCT_REPLY, ct); out: if (tmpl) nf_ct_put(tmpl); //  解除对连接记录  tmpl  的引用  }

大致流程: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术社区

  尝试获取这个 skb 对应的连接跟踪记录

  判断是否需要对这个包做连接跟踪,如果不需要,更新 ignore 计数,返回 NF_ACCEPT;如果需要,就初始化这个 skb 的引用计数。

  从包的 L4 header 中提取信息,初始化协议相关的 struct nf_conntrack_l4proto {} 变量,其中包含了该协议的连接跟踪相关的回调方法。

  调用该协议的 error() 方法检查包的完整性、校验和等信息。

  调用 resolve_normal_ct() 开始连接跟踪,它会创建新 tuple,新 conntrack entry,或者更新已有连接的状态。

  调用该协议的 packet() 方法进行一些协议相关的处理,例如对于 UDP,如果 status bit 里面设置了 IPS_SEEN_REPLY 位,就会更新 timeout。timeout 大小和协 议相关,越小越越可以防止 DoS 攻击(DoS 的基本原理就是将机器的可用连接耗尽)

3.7 init_conntrack():创建新连接记录

如果连接不存在(flow 的第一个包),resolve_normal_ct() 会调用 init_conntrack,后者进而会调用 new() 方法创建一个新的 conntrack entry。

// include/net/netfilter/nf_conntrack_core.c // Allocate a new conntrack static noinline struct nf_conntrack_tuple_hash * init_conntrack(struct net *net, struct nf_conn *tmpl, const struct nf_conntrack_tuple *tuple, const struct nf_conntrack_l4proto *l4proto, struct sk_buff *skb, unsigned int dataoff, u32 hash) { struct nf_conn *ct; ct = __nf_conntrack_alloc(net, zone, tuple,  repl_tuple, GFP_ATOMIC, hash); l4proto- new(ct, skb, dataoff); //  协议相关的方法  local_bh_disable(); //  关闭软中断  if (net- ct.expect_count) { exp = nf_ct_find_expectation(net, zone, tuple); if (exp) { /* Welcome, Mr. Bond. We ve been expecting you... */ __set_bit(IPS_EXPECTED_BIT,  ct- status); /* exp- master safe, refcnt bumped in nf_ct_find_expectation */ ct- master = exp- master; ct- mark = exp- master- mark; ct- secmark = exp- master- secmark; NF_CT_STAT_INC(net, expect_new); } } /* Now it is inserted into the unconfirmed list, bump refcount */ nf_conntrack_get(ct- ct_general); nf_ct_add_to_unconfirmed_list(ct); local_bh_enable(); //  重新打开软中断  if (exp) { if (exp- expectfn) exp- expectfn(ct, exp); nf_ct_expect_put(exp); } return  ct- tuplehash[IP_CT_DIR_ORIGINAL]; }

每种协议需要实现自己的 l4proto- new() 方法,代码见:net/netfilter/nf_conntrack_proto_*.c。

如果当前包会影响后面包的状态判断,init_conntrack() 会设置 struct nf_conn 的 master 字段。面向连接的协议会用到这个特性,例如 TCP。

3.8 nf_conntrack_confirm():确认包没有被丢弃

nf_conntrack_in() 创建的新 conntrack entry 会插入到一个 未确认连接(unconfirmed connection)列表。

如果这个包之后没有被丢弃,那它在经过 POST_ROUTING 时会被 nf_conntrack_confirm() 方法处理,原理我们在分析过了 3.6 节的开头分析过了。nf_conntrack_confirm() 完成之后,状态就变为了 IPS_CONFIRMED,并且连接记录从 未确认列表移到正常的列表。

之所以要将创建一个合法的新 entry 的过程分为创建(new)和确认(confirm)两个阶段,是因为包在经过 nf_conntrack_in() 之后,到达 nf_conntrack_confirm() 之前,可能会被内核丢弃。这样会导致系统残留大量的半连接状态记录,在性能和安全性上都 是很大问题。分为两步之后,可以加快半连接状态 conntrack entry 的 GC。

// include/net/netfilter/nf_conntrack_core.h /* Confirm a connection: returns NF_DROP if packet must be dropped. */ static inline int nf_conntrack_confirm(struct sk_buff *skb) { struct nf_conn *ct = (struct nf_conn *)skb_nfct(skb); int ret = NF_ACCEPT; if (ct) { if (!nf_ct_is_confirmed(ct)) ret = __nf_conntrack_confirm(skb); if (likely(ret == NF_ACCEPT)) nf_ct_deliver_cached_events(ct); } return ret; }

confirm 逻辑,省略了各种错误处理逻辑:

// net/netfilter/nf_conntrack_core.c /* Confirm a connection given skb; places it in hash table */ int __nf_conntrack_confirm(struct sk_buff *skb) { struct nf_conn *ct; ct = nf_ct_get(skb,  ctinfo); local_bh_disable(); //  关闭软中断  hash = *(unsigned long *) ct- tuplehash[IP_CT_DIR_REPLY].hnnode.pprev; reply_hash = hash_conntrack(net,  ct- tuplehash[IP_CT_DIR_REPLY].tuple); ct- timeout += nfct_time_stamp; //  更新连接超时时间,超时后会被  GC atomic_inc(ct- ct_general.use); //  设置连接引用计数? ct- status |= IPS_CONFIRMED; //  设置连接状态为  confirmed __nf_conntrack_hash_insert(ct, hash, reply_hash); //  插入到连接跟踪哈希表  local_bh_enable(); //  重新打开软中断  nf_conntrack_event_cache(master_ct(ct) ? IPCT_RELATED : IPCT_NEW, ct); return NF_ACCEPT; }

可以看到,连接跟踪的处理逻辑中需要频繁关闭和打开软中断,此外还有各种锁,这是短连高并发场景下连接跟踪性能损耗的主要原因?。

4 Netfilter NAT 实现

NAT 是与连接跟踪独立的模块。

4.1 重要数据结构和函数

重要数据结构:

支持 NAT 的协议需要实现其中的方法:

 struct nf_nat_l3proto {}

 struct nf_nat_l4proto {}

重要函数:

 nf_nat_inet_fn():NAT 的核心函数是,在除 NF_INET_FORWARD 之外的其他 hook 点都会被调用。

4.2 NAT 模块初始化

// net/netfilter/nf_nat_core.c static struct nf_nat_hook nat_hook = { .parse_nat_setup = nfnetlink_parse_nat_setup, .decode_session = __nf_nat_decode_session, .manip_pkt = nf_nat_manip_pkt, }; static int __init nf_nat_init(void) { nf_nat_bysource = nf_ct_alloc_hashtable( nf_nat_htable_size, 0); nf_ct_helper_expectfn_register(follow_master_nat); RCU_INIT_POINTER(nf_nat_hook,  nat_hook); } MODULE_LICENSE(GPL  module_init(nf_nat_init);

4.3 struct nf_nat_l3proto {}:协议相关的 NAT 方法集

// include/net/netfilter/nf_nat_l3proto.h struct nf_nat_l3proto { u8 l3proto; //  例如,AF_INET u32 (*secure_port )(const struct nf_conntrack_tuple *t, __be16); bool (*manip_pkt )(struct sk_buff *skb, ...); void (*csum_update )(struct sk_buff *skb, ...); void (*csum_recalc )(struct sk_buff *skb, u8 proto, ...); void (*decode_session )(struct sk_buff *skb, ...); int (*nlattr_to_range)(struct nlattr *tb[], struct nf_nat_range2 *range); };

4.4 struct nf_nat_l4proto {}:协议相关的 NAT 方法集

// include/net/netfilter/nf_nat_l4proto.h struct nf_nat_l4proto { u8 l4proto; // Protocol number,例如  IPPROTO_UDP, IPPROTO_TCP //  根据传入的  tuple  和  NAT  类型(SNAT/DNAT)修改包的  L3/L4  头  bool (*manip_pkt)(struct sk_buff *skb, *l3proto, *tuple, maniptype); //  创建一个唯一的  tuple //  例如对于  UDP,会根据  src_ip, dst_ip, src_port  加一个随机数生成一个  16bit  的  dst_port void (*unique_tuple)(*l3proto, tuple, struct nf_nat_range2 *range, maniptype, struct nf_conn *ct); // If the address range is exhausted the NAT modules will begin to drop packets. int (*nlattr_to_range)(struct nlattr *tb[], struct nf_nat_range2 *range); };

各协议实现的方法,见:net/netfilter/nf_nat_proto_*.c。例如 TCP 的实现:

// net/netfilter/nf_nat_proto_tcp.c const struct nf_nat_l4proto nf_nat_l4proto_tcp = { .l4proto = IPPROTO_TCP, .manip_pkt = tcp_manip_pkt, .in_range = nf_nat_l4proto_in_range, .unique_tuple = tcp_unique_tuple, .nlattr_to_range = nf_nat_l4proto_nlattr_to_range, };

4.5 nf_nat_inet_fn():进入 NAT

NAT 的核心函数是 nf_nat_inet_fn(),它会在以下 hook 点被调用:

 NF_INET_PRE_ROUTING

 NF_INET_POST_ROUTING

 NF_INET_LOCAL_OUT

 NF_INET_LOCAL_IN

也就是除了 NF_INET_FORWARD 之外其他 hook 点都会被调用。

在这些 hook 点的优先级:Conntrack NAT Packet Filtering。连接跟踪的优先 级高于 NAT 是因为 NAT 依赖连接跟踪的结果。

Fig. NAT

unsigned int nf_nat_inet_fn(void *priv, struct sk_buff *skb, const struct nf_hook_state *state) { ct = nf_ct_get(skb,  ctinfo); if (!ct) // conntrack  不存在就做不了  NAT,直接返回,这也是为什么说  NAT  依赖  conntrack  的结果  return NF_ACCEPT; nat = nfct_nat(ct); switch (ctinfo) { case IP_CT_RELATED: case IP_CT_RELATED_REPLY: /* Only ICMPs can be IP_CT_IS_REPLY. Fallthrough */ case IP_CT_NEW: /* Seen it before? This can happen for loopback, retrans, or local packets. */ if (!nf_nat_initialized(ct, maniptype)) { struct nf_hook_entries *e = rcu_dereference(lpriv- entries); //  获取所有  NAT  规则  if (!e) goto null_bind; for (i = 0; i   e- num_hook_entries; i++) { //  依次执行  NAT  规则  if (e- hooks[i].hook(e- hooks[i].priv, skb, state) != NF_ACCEPT ) return ret; //  任何规则返回非  NF_ACCEPT,就停止当前处理  if (nf_nat_initialized(ct, maniptype)) goto do_nat; } null_bind: nf_nat_alloc_null_binding(ct, state- hook); } else { // Already setup manip if (nf_nat_oif_changed(state- hook, ctinfo, nat, state- out)) goto oif_changed; } break; default: /* ESTABLISHED */ if (nf_nat_oif_changed(state- hook, ctinfo, nat, state- out)) goto oif_changed; } do_nat: return nf_nat_packet(ct, ctinfo, state- hook, skb); oif_changed: nf_ct_kill_acct(ct, ctinfo, skb); return NF_DROP; }

首先查询 conntrack 记录,如果不存在,就意味着无法跟踪这个连接,那就更不可能做 NAT 了,因此直接返回。

如果找到了 conntrack 记录,并且是 IP_CT_RELATED、IP_CT_RELATED_REPLY 或 IP_CT_NEW 状态,就去获取 NAT 规则。如果没有规则,直接返回 NF_ACCEPT,对包不 做任何改动;如果有规则,最后执行 nf_nat_packet,这个函数会进一步调用 manip_pkt 完成对包的修改,如果失败,包将被丢弃。

Masquerade

NAT 模块一般配置方式:Change IP1 to IP2 if matching XXX。

此次还支持一种更灵活的 NAT 配置,称为 Masquerade:Change IP1 to dev1 s IP if matching XXX。与前面的区别在于,当设备(网卡)的 IP 地址发生变化时,这种方式无 需做任何修改。缺点是性能比第一种方式要差。

4.6 nf_nat_packet():执行 NAT

// net/netfilter/nf_nat_core.c /* Do packet manipulations according to nf_nat_setup_info. */ unsigned int nf_nat_packet(struct nf_conn *ct, enum ip_conntrack_info ctinfo, unsigned int hooknum, struct sk_buff *skb) { enum nf_nat_manip_type mtype = HOOK2MANIP(hooknum); enum ip_conntrack_dir dir = CTINFO2DIR(ctinfo); unsigned int verdict = NF_ACCEPT; statusbit = (mtype == NF_NAT_MANIP_SRC? IPS_SRC_NAT : IPS_DST_NAT) if (dir == IP_CT_DIR_REPLY) // Invert if this is reply dir statusbit ^= IPS_NAT_MASK; if (ct- status   statusbit) // Non-atomic: these bits don t change. */ verdict = nf_nat_manip_pkt(skb, ct, mtype, dir); return verdict; } static unsigned int nf_nat_manip_pkt(struct sk_buff *skb, struct nf_conn *ct, enum nf_nat_manip_type mtype, enum ip_conntrack_dir dir) { struct nf_conntrack_tuple target; /* We are aiming to look like inverse of other direction. */ nf_ct_invert_tuplepr( target,  ct- tuplehash[!dir].tuple); l3proto = __nf_nat_l3proto_find(target.src.l3num); l4proto = __nf_nat_l4proto_find(target.src.l3num, target.dst.protonum); if (!l3proto- manip_pkt(skb, 0, l4proto,  target, mtype)) //  协议相关处理  return NF_DROP; return NF_ACCEPT; }

以上是“Linux 下如何实现连接跟踪”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的阅读!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关注丸趣 TV 行业资讯频道!

正文完
 
丸趣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丸趣 2023-08-25发表,共计22329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除技术相关以外文章皆由网络搜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