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在哪里(江西新华在哪里)

5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705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

翻开新华社新闻档案库,仿佛穿越时空,一篇篇文章、一幅幅图片,把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90 年来,新华社始终坚持党指引的方向,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一代代新华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燃烧着理想。无数新闻名篇,以新华之名,忠诚于史,立传中国,立传中国共产党,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恒星,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芒……

新华通讯社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2011 年 9 月 29 日摄)。新华社记者周科摄

以新华之名,记录时代

自诞生以来的 90 年间,新华社记者一直在现场,一直在见证历史、记录时代。

这种记录,是见证胜利的那份新华社电文。

快看,是啥?1945 年 8 月的一个晚上,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照例走到新闻台窑洞查看有无重要新闻,同事交给他日本投降的急电。吴文焘打电话向中央领导报告了这一消息。约在半夜时分,就从枣园传来朱德总司令签名的、勒令敌伪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的延安总部第一号命令,由新华社向全国广播。

这种记录,是照进黎明的那束亮光。

当我看到‘剿总’高级官员桌上一只磁制记事牌上写着的‘头可断,血可流,东北不可丢’时,我为这愚蠢的谎话而笑了伪嫩江省政府主席彭济群从吉普顶往飞机上爬,却被一脚踢滚下来周福成(国民党沈阳守备兵团司令官)想召集他最后的军事会议,却没人出席,各团纷纷直接向解放军投诚……这是新华社特派记者刘白羽 1948 年冬随部队进入沈阳街头巷尾采访写出的《光明照耀着沈阳》报道中,沈阳解放的情形。

这种记录,是宣告新生的那句播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主席,今日在新中国首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新华社国际部编辑,不久后成为新中国首批驻外新华社记者的瞿独伊,在开国大典上,用俄文向世界播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言。14 年前,她的父亲、曾任红中社社长的瞿秋白高唱《国际歌》,在福建长汀从容就义。14 年后,瞿独伊亲眼看到父辈牺牲换来的这一天,那种光荣成为她毕生回味无穷的自豪和骄傲。

这种记录,是气壮山河的那首战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源于新华社记者陈伯坚采写的战地通讯。抗美援朝中,新华社先后派出 100 多名记者、编辑和工作人员组成报道团队赴朝,这是新华社历史上首次向国外大规模派出记者采访报道。陈伯坚将采访时发现某炮兵部队连队指导员麻扶摇写的这段誓词,写入稿件,后被音乐家周巍峙谱曲加工,成为传唱至今的经典。

这种记录,是点亮荒原的那片灯火。

1964 年 1 月,新华社等媒体记者坐火车北上黑龙江大庆油田,采访新中国努力摘掉贫油国帽子的故事。据记者回忆,东北平原上,采油井上升起万点灯火,高耸入云的钻塔伴着向地层进军的轰鸣声,运油列车一列列飞驰而去。在那里,他们看到了跳进泥浆池调制泥浆的王进喜,看到跳上罐顶、脱下棉衣、压灭火焰的奚华亭。大庆人艰苦创业,让记者想起当年闪亮在延水河边的窑洞灯火,随后写下反映大庆石油会战的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陈正青摄

这种记录,是走出国门的那届会议。

十二时三十分,中国代表团乘坐的飞机出现在纽约市的上空……1971 年秋天,26 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新华社记者叶志雄作为国内派出的唯一文字记者随中国代表团去联合国,望着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飘扬,他赶写了到达纽约后的第一篇通讯:《欢迎您,七亿中国人民的代表——记中国出席联大代表团抵达纽约》。据他回忆,中国代表团成员在热烈掌声中步入联大会议厅,首次坐到置有‘CHINA’名牌的席位上智利代表则热情地朗诵了毛主席诗词‘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第二十六届联大会上的中国代表席,左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右一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新华社发

这种记录,是改变命运的那场考试。

1977 年冬和 1978 年夏,中国迎来了史无前例、规模最大的集中考试。新华社记者庄凯勋与同事走进北京电影学院旧址小西天,观摩表演系考生的小品,采访后来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的方舒等学生。庄凯勋回忆,恢复高考后,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等人成为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届学生。新华社在海外中文报刊发出专稿,预言中国新一代电影明星将从他们中产生。

这种记录,是唤醒大地的那声呐喊。

新华社记者袁养和 1978 年与同事深入无锡采访乡镇企业,看到这样的场景:有的厂开办时没有电焊机,工人们就趁别的厂下班时去借,晚上抬过来,清晨送回去,整整抬了两年厂房用毛竹做屋架,油毛毡盖屋面,芦席当墙壁;工厂搬家时,全厂 40 个工人把几间房子一抬就抬走了。就是这样一个简陋的农机厂,几年中上交积累上百万元。他们写出《这条路子非走不可》《不是倒退,而是前进》等稿件,新华社连续播发。袁养和曾回忆说:新华社一开始就把乡镇企业视为社会主义农村的新生事物,积极扶持,热情讴歌。

这种记录,是创造历史的那声枪响。

1984 年 7 月,洛杉矶。许海峰射落中国奥运史上的首金,赛场中只有高殿民和官天一两个新华社记者。看到许海峰打完最后一发,为抓紧发稿,43 岁的官天一抹着眼泪按动快门,29 岁的高殿民把稿纸放在翻译员背上疾书,完成许海峰夺金中英文快讯的全球首发。

1984 年 7 月 29 日,许海峰(右)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首枚奥运金牌后,在赛场受到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黄中的热烈祝贺。新华社记者官天一摄

这种记录,是洗刷耻辱的那场回归。

新华社记者杨国强至今记得,1997 年中英香港政权交接时,望着远去的不列颠尼亚号和撤离时彭定康僵硬的表情,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出现在自己脑中。他与其他记者一起挥笔写下《别了,不列颠尼亚》。

这种记录,是舍生忘死的那些抵达。

背负沉重装备,乘冲锋舟绕过断桥,徒步翻越山体滑坡路段,同事险些跌入江中……新华社记者侯大伟等成为第一批到达汶川地震震源地映秀镇的记者。他的同事在去北川县的路上,随处可见像房屋一样大的巨石滚落,被砸坏的汽车扔在路上。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徐壮志搭乘飞机在汶川上空,靠空中机械师拉住腰带,半个身体探出舷窗,拍下当天全世界关注的震中新闻照。那场灾难中,新华社记者在包括北川、汶川映秀镇在内的 6 个受灾最重地区,在中外媒体中均实现第一个到达现场、第一个向世界发出报道。

这种记录,是穿越太空的那场对话。

2016 年 10 月 18 日晚,两位新华社记者换上航天员中心工作服进入飞控中心。天地联络人利用争取到的宝贵 10 分钟,使用录音笔在密话间与景海鹏进行首次对话。当我是新华社特约记者、航天员景海鹏的自我介绍声响起时,两人知道第一炮没有哑火。随后在轨飞行的 33 天里,新华社连续推出的太空日记报道,首开世界新闻史上从地球外发回新闻报道的先河。

2016 年 11 月 15 日,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航天员景海鹏(左)在天宫二号内首次接受天地采访,对话编辑部。新华社发

这种记录,是刻骨铭心的那波逆行。

在新华社记者马原驰记忆中,2020 年 2 月 3 日,他乘坐了有生以来最安静的列车从北京驶往武汉,一节动车车厢里只有他和同事徐泽宇,我们都不知道疫情何时会结束,病毒就像看不见的杀手,总觉得它就站在你的身后。作为在抗疫报道一线的上百名新华社记者之一,抵汉次日,马原驰就用《中国在武汉 10 天建成一家医院抗击疫情》的直播,记录火神山医院收治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新华社在脸书、推特、优兔上对医院建设的全程报道,让外国网友刷新认知:上帝花了 7 天时间造了天地万物,我觉得上帝应该是中国人。

只有生活在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华章。

以新华之名,镌刻忠诚

北京,宣武门西大街 57 号院。

院中一栋青灰色的建筑静静矗立着,圆形拱门上写着新华社历史陈列馆,展品中包括红军第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过程中缴获的一部半电台。

90 年前,江西瑞金,叶坪村。

1931 年 11 月 7 日,距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几十米的土墙瓦房中,21 岁的发报员刘寅用缴获的电台,播发了‘一苏大’胜利召开的消息。这是当天刚刚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发出的第一条电波,如闪电刺破暗夜长空。

这是 1931 年 11 月 7 日,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在江西瑞金叶坪首次播发新闻的电台旧址(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红中社,就是新华社前身。新华社因党而生、为人民而立、随时代而兴,始终坚定不移紧跟党中央,留下一串串忠诚的足迹。

这足迹,始终如一,紧跟党中央。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935 年 11 月,红中社文字广播在陕北瓦窑堡恢复,《红色中华》报和红中社参考刊物亦同时复刊。1937 年 1 月,红中社在延安更名为新华社。1947 年,新华社工作队紧随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转战陕北,番号四大队。1948 年秋,总社的主要干部和业务骨干陆续抽调到西柏坡,组成一个精干的小编辑部,这个新华社总编室,距毛泽东等领导人的住处只有几百米。1949 年 3 月 23 日,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告别西柏坡进京赶考。同日,新华社也向北平进发。

新华社西柏坡旧址外景(2011 年 7 月 26 日摄)。新华社发

这足迹,跋山涉水,始终牢记使命。

曾在新华社工作过的陈庶回忆,延安时期没有电,为抄收外电消息,只好用手摇马达发电。战争岁月里,从社长到编辑都轮流当摇机工,手摇马达为收发报机提供电源,一直持续 7 年。新华社随党中央转战陕北的四大队,每到一处宿营地,就迅速架设天线、安装机器,门板当桌子,趴在炕沿或灶台上,甚至就着膝盖编译稿件,让行军队伍掌握山外头的消息,也让牵挂中国前途的中国人民,及时听到党中央声音。

延安时期新华社编辑在窑洞内工作。新华社发

这足迹,无论什么逆境,始终践行坚定。

苏区时期,中共中央局和红中社共用一个伙食单位。为节约粮食、支援前线,大家每天吃粮限量,吃菜也极少油盐。苏区卫生条件差,红中社的同志轮番染上疟疾,编委任质斌还患了坐板疮并烂过腿,血粘在裤子上,痛得无法走路,坚持趴在床上改稿子或编写稿子,只为将党和红军的消息及时传播出去,将外界消息及时带回。

90 年来,新华社的笔和镜头镌刻下一张张对党忠诚的面孔。

以新华之名,镌刻的是不怕牺牲、坚定无比。

1941 年秋,冀西易水河畔狼牙山地区,为掩护党政领导机关和群众转移,战士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葛振林打完最后一粒子弹,毅然砸枪跳崖。五双眼睛在交换,五颗心在奏着一个节拍……五个人一齐,向下 翻译官向清乡队叫喊起来,‘八路军真坚决啊,摔死不投降’。新华社记者沈重以《棋盘陀上五壮士》为题,写下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右)和宋学义(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以新华之名,镌刻的是坚守理想、视死如归。

1947 年,面向阎军冰冷的铡刀,年轻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毅然回答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死有什么可怕,从容躺在铡刀下。新华社吕梁分社记者李宏森听闻,当即赶去采访,追记下烈士生前最后时刻。毛主席先后两次挥笔,赞扬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以新华之名,镌刻的是一片赤诚、舍身报国。

接到原子弹研制任务后,邓稼先一夜未眠,怀着深深的歉意对妻子说:以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这位两弹元勋去世前,新华社记者顾迈男连夜赶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为进入这个禁区的第一位记者,她写作中多次落泪。你问我这些科学家身上,什么东西最动人?他们为国效力的精神最打动我。顾迈男 2019 年接受《新华每日电讯》采访时说。

黄大年带领数百位科学家,用 5 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 20 年走过的路。他为工作一边往嘴里塞了一把速效救心丸,一边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医院,他无法忍受随意拖拉研究进度,把手机摔在地上,担心这样搞下去,中国会赶不上……新华社记者采访近半年,用数十万字素材还原一个个感人细节。报道播发后,亿万网民用看哭中国脊梁向黄大年致敬。

在 90 年如一日的履职尽责中,新华人也用热血与生命书写着对党忠诚。

战场上,他们既是新闻记者也是新闻战士。

日军扫荡中,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黄君珏决不当俘虏,把最后的子弹打光,飞身跳崖。解放战争时期,面对敌人鞭抽吊打、灌肚肺、坐老虎凳、烧红的铁丝戳进乳房等酷刑,21 岁的新华社女记者叶邦瑾用钢铁意志誓死保守党的秘密,用尽最后力气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从容就义。朝鲜战场上,指挥员牺牲后,被士兵误认为是指挥员的新华社记者阎吾挺身而出,接着指挥战斗赢得了胜利……

挑战中,他们以生命赴使命。

我愿意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来保证这项报道任务的完成。1960 年,为生动记录中国登山英雄登上珠穆朗玛峰,26 岁的新华社记者郭超人攀登岩壁,翻越雪坡,到达海拔高度直抵 6600 米的地方。他心脏出毛病,眼睛肿得睁不开,用一只手掰开眼皮,一只手写作。后来眼睛看不清字,只能口述,让报务员记录,用电码发出去。

大是大非前,他们坚持实事求是。

1978 年 11 月 15 日,新华社领导毅然拍板决定,播发《中共北京市委宣布一九七六年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消息。这篇消息,被称为中国开始拨乱反正进程的标志。

以新华之名,扎根人民

苏北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一个占地面积不大的纪念馆,里面立着一组雕像,那是两位新华社记者采访当地村民的场景。

1980 年,新华社记者周昭先、王孔诚到上塘蹲点近半个月,将当地推行大包干的艰难情况真实反映出来,保护了农民的创造。他们是上塘人民的恩人,永远值得我们铭记。纪念馆讲解员说,这是人民记住的新闻,人民纪念的记者。

新华社记者来自人民。烽火岁月里,新华社记者和人民群众一起,以笔为枪,并肩战斗。

《红色中华》报发刊词中,苏维埃政权被称为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的政权,该报主笔、红中社负责人周以栗家世代佃农,父亲是皮鞋匠,母亲是农妇。为建立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的政权,周以栗教过书、搞过农民运动,还参加过武装起义。

《红色中华》报创刊号发刊词。新华社发

当时的《红色中华》报上,一篇篇记者的前线来电,展现了共产党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磅礴力量。

1932 年,《红色中华》报记录了广大工农劳苦群众踊跃加入红军的故事:最近一月来,自愿加入红军者,几近万人,瑞金的广大人民群众真像汹涌澎湃的巨浪一样,时刻准备着涌上前线。长征前,《红色中华》报号召不要使一个红色战士赤足作战,于是老百姓家家户户打草鞋,一个月内就募集 20 万双草鞋。

抗战时期,白洋淀中一支由渔民组成的雁翎队让敌人闻风丧胆。新华社记者石少华跟着他们转战,见证了他们穿上崭新的八路军制服,成为真正的人民子弟兵。

雁翎队在冰雪中练兵。新华社记者石少华摄

一篇篇新华社报道见证着党与人民肝胆相照、心手相牵。

第四次反围剿中,国民党调集重兵却遭到失败。红中社报道揭开了红军以少胜多之谜:缴枪的白军士兵看到当地群众自动帮助红军抬担架、对红军表现着无限的亲爱和敬仰,觉得很奇怪,问群众对红军为什么这样好?但对白军为什么那样仇恨?群众说:红军是我们自己的军队。

渡江战役中,新华社照片定格了那个万帆竞发的画面,2 万多名船工拖出藏在芦苇中、沉入江底的渔船,冒死送解放军过江。每一名解放军战士身后,至少站着十位支前群众。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将领不解:为什么自家军队的壮丁愁眉苦脸,来自人民的解放军却欢欢喜喜?新华社记者蓝芸夫告诉他:这就是人民战争,人民战争必胜。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新华社报道里,饱含着共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有人民记者之称的穆青和同事含泪采访完成《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报道,树起一座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共产党员丰碑。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穆青的《十个共产党员》一书再版。除了焦裕禄,为人民的天下大干的工人旗帜赵占魁、百折不挠的植棉模范吴吉昌、为建设红旗渠不怕流血牺牲的任羊成等……书中重温着这些共产党员为国家为人民缀网劳蛛的精神。

共产党根基在人民,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新华人的根应该扎在哪里?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曾对年轻记者说,这个根应该扎在基层,扎在人民群众中。

白天,给老赵打下手;夜晚,同睡在一铺炕上,亲如兄弟。如此 20 多天,边观察、边体验、边收集素材。这是穆青采访赵占魁的情形。那时的记者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下乡就住在农民家里,和群众同吃一锅饭,同睡一个炕。还经常给老乡做活、担水、砍柴、扫地……延安时期,新华社记者海稜到农村采访,都是自己背上铺盖、带上馍馍。

与人民在一起,就要为人民鼓与呼。

1979 年,新华社记者陈大斌等人的稿件《在生产关系的调整中前进——滁县地区农村见闻》中这样写着:……社员姚登祥,盖起了四间新屋,门前墙上用青石刻出四个大字:‘鸟枪换炮’,还有的社员在新屋梁上、墙上写上‘黄金时代’‘今非昔比’等大字,农民竞相用朴素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当时左的思想仍存,皖川等地探索包产到户面临质疑,陈大斌等人深入安徽小岗村等地采访一个多月,倾听和反映群众呼声,较早从理论上支持了群众的探索。

不负人民,这是百年大党依然风华正茂的密码;不负人民,也是 90 年新华社栉风沐雨巍然屹立的根本。

2021 年 7 月 1 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90 年来,从茅屋通讯社马背通讯社窑洞通讯社一步步走来的新华社,始终践行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

看未来,以新华之名,记录伟大征程,书写时代风云,我们依然在路上……(记者刘菁、李亚彪、杨玉华、张紫赟、刘美子、陈诺、水金辰)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丸趣 TV 网 –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正文完
 
丸趣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丸趣 2024-04-23发表,共计7058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除技术相关以外文章皆由网络搜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