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78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此字,均出现在甲骨文金文里。《说文》此,止也。从止,从人。相比次也本文作者见到的解释有
第一个,此,为祭名,就是(上此下示)祭,一种祭祀方法。甲骨文卜词烄,此有雨。第(2)例有呼年于河,此有雨。是求雨的一种祭祀活动方式。
第二个,当停止讲。我尊重前贤的解说,但也有自己独到之处的看法。
就甲骨文看,没有用作代词的卜文词例。除说文外,《广韵》此,停也,足也文献里作指示代词用,彼一时,此一时近指,近在此也。
《广韵》把它的词义同人的足部联系在一起,应该是有独特的解释。毕竟从字形分析,止就是脚趾形也就是趾字。但完全说成是人足(名词),也没有现成的例子可证。
在下以为,它的原始意义应该是动词跐,它几乎没有作书面语使用,就是口语里的脚跐两只船,词义和踩最为接近。《广韵》写为上此下足这是跐的或体。但是甲骨文金文,没有用作动词的卜词实例。那么甲骨文里就是用作借音字。金文开始用作指示代词这见于《南强钲铭文》余冉铸此钲,又见于《中山王沬鼎铭》此易言而难行施(也)。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也需要说解一下。甲骨文的指示代词用什么?就是兹。兹和此,音近声转。在先秦古文献里不少的行文用兹,后来多数用此,或者不同的文献里兹此混用。甲骨文兹像两束丝形,经籍里加字头(卝)。①兹夕亡大雨(亡通无)见《殷墟文字甲编》616 页;②《录伯簋铭》子子孙孙其帅型受兹休。③《曶鼎铭文》用兹四夫,都是将兹作指示代词用的例子。
单独的兹字,它与丝的区别在于其下方有两个开三点(小小)字。
《曶鼎铭文》部分用兹四夫。
结论,甲骨文此,就是跐之本字。后世此用作代词,本义变得隐晦,词义不显,于是又加一个足旁,变成了跐。虽说叠床架屋,从此分为二字,各自担当起专职任务。用字细密化,表意准确化,文字向便于使用方向发展。不仅仅是此字,而是所有文字进步发展的共同规律!
其不妥之处,恳请方家批评指正!
丸趣 TV 网 –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