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意思是什么(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是什么意思)

7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214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孟子在人性论方面,对孔子的观念进行了充分的闸发。使之形成完整的系统。孟子强调人心有四端,即四个开端:

看见有人受苦,心里觉得不忍;看见有人为恶,心里觉得可耻;看见长辈前辈,心里想要退让;看见好事坏事,心里想要分辨。

上述四种心态均是人心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然反应。

譬如我走在街上。看见有人被车撞伤,心里一定觉得不忍,孟子称之为恻隐之心。孟于使用的比喻所针对的是古代社会的情形,他说:现在有人忽然看到一个孩童快要掉进水井里,都会出现惊恐怜悯的心,不是想借此和孩童的父母攀结交情、不是想借此在乡里朋友中博取名声,也不是因为讨厌听到孩童的哭叫声才如此。没有任何理由,不去计较利害,看到孩童爬到井边有危险,心中自然就觉得不忍。

这个比喻在今天不太有说服力,因为现在水井已不多见。因此,我们要将孟子的比喻理解为,在任何情况下:

看见有人受苦,心里觉得不忍。比如看到电视新闻中非洲某国出现灾荒,小孩忍饥挨饿、骨瘦如柴, 心中就会不忍。此时伸出援手, 努力赈灾, 就称为仁。

看见有人为恶,心里觉得可耻。按照心中的要求,一方面我绝不为恶,一方面对可耻行径严加批判,这就是义,代表正当的、符合道义之事。

看见长辈前辈,心里想要退让。由此表现出的行为就称为礼,包括礼仪、礼节、礼貌。

看见好事坏事,心里想要分辨。我不去当乡愿(好好先生),而去分辨是非,就称为智。

孟子说人心有四种开端,如果按照心之四端所要求的去做,行为的结果是仁义礼智四种善。因此,善是后天行为,并非与生俱来,这样的解釋符合孟子的原意。

然而,历代不少学者包括朱熹都误认为孟子讲性善是指人性本善,忙义礼智是人生下来就具备的,这显然并非孟子的原意。如果说仁与义与生俱来,人生下来就有分辨善恶、行善避恶的愿望,将愿望和实现连在一起,勉强说得通。

但是礼需要学习各种社会规范,人怎么可能生下来就具有礼呢?另外, 人生下来只有分辨是非的心,不可能生下来就能将一切是非分辨清楚。人需要不断学习,保持真诚,才能正确分辨是非,如此才能称为智。

之所以不少学者误解孟子的原意,是因为《孟子》书中有两段话提到心之四端,说法略有不同,要合而观之,仔细分辨。

1.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要搞清楚这两句话的含义,先要分辨等于和属于的不同。古文肯定语句的表达方式常引起人们的误解,我们先举个简单的例子:

1. 孔子者,儒家之创始人也。意为孔子等于儒家的创始人。

2. 孔子者,圣人也。意为孔子属于圣人这一范畴。

因此,古文中的肯定语句包含等于和属于两种含义,分辨不清则极易混淆。古代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最著名的白马非马的说法,就是利用这个技巧来混淆视听。

说白马是马,黑马是马,所以白马就是黑马,这怎么可能?说白马时只包含白马这一种马,而说马时则包含白马、黄马、红马、黑马,所以说白马不是马,但这也不能成立。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混淆了等于和属于。说白马是马,意思是白马属于马,而不是白马等于马,白马等于马,黑马等于马,则白马等于黑马就构成了矛盾。

但并非生下来就有仁。这样理解这两段话才不会产生矛盾。

将孟子的两段话合而观之,就会发现孟子在表达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第一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说恻隐之心等于仁之端也,即恻隐之心是行仁的开端。第二句恻隐之心,仁也,则是说恻隐之心属于仁这一类善行、由恻隐之心所实现的善即是仁。每个人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但并非生下来就有仁。这样理解这两段话才不会产生矛盾。

关于孟子的人性论,最为生动形象的描述是牛山之木的比喻:牛山的树木曾经很茂盛。由于它邻近都城郊外,常有人用刀斧砍伐,这样还能保特茂盛吗?它黄昏晚間在生长着,用水露珠在滋洞着,不是沒有嫩芽新枝发出來,但紧跟着就放羊牧牛,最后就成为现在光秃壳的样子了。人们看见那光秃秃的样子,就以为它不曾长过成材的大树,这难道是山的本性吗?

孟子的比喻说明山的本性是什么?第一个选择,山的本性是茂密的树林,因为本来有树林,后来被砍光、吃光了,变成秃山,这相当于人性本善的说法;第二个选择,山的本性是光秃秃的,相当于人性本恶的说法。但是两种说法都不对。

山的本性是能够长出花草树木,只要给它机会,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总有萌芽发出来。人性亦如此,只要给它机会,一个人就能够变得真诚,自然喜欢理义。

孟子说: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意即任何合理而正当的言行都会使我心感到愉悦,正如肉类料理使我口感愉悦一样。理为合理性,义为正当性。口喜欢料理,但不能说口中自有料理;心喜欢理义,同样不能说心中自有理义。

孟子又以水来比喻人性。水的本性是向下流,但可以用后天的力量使之改变。比如:用手泼水让它飞溅起来,可以高过人的额头;阻挡住水让它倒流,可以引上高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这是形势造成的。

因此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即人性与善的关系,就像水向下流,人性没有不向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孟子用水具有向下流的动态趋势来说明人性具有向善的力量。

人只要在真诚、自然的情况下,一定希望行善,否则心里就会不安和不忍。

这就是孟子对儒家人性向善论做出的最为完整的阐述。

丸趣 TV 网 –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正文完
 
丸趣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丸趣 2024-04-13发表,共计2144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除技术相关以外文章皆由网络搜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