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至意思是什么(冬至的至是什么意思)

5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15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今天(12 月 22 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 12 月 21~23 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 8 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冬至的至啥含义

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为大吉之日。

周朝为何把冬至当新年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 2500 年以上的历史。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 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 ” 小年 ”(元旦),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 ” 冬至节 ” 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代以冬至为 ” 冬节 ”,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 ” 贺冬 ”,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 ” 拜冬 ” 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 ” 安身静体 ” 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 ” 亚岁 ”,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 ” 冬至郊天 ”。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冬至在古代还有日短或日短至之别称;古人认为,冬至节气是计算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所以,自古以来,冬至作为 24 节气中最重要节点,受到国人的重视,成为大如年的重要节日。

(齐鲁晚报 - 齐鲁壹点记者 翟恒水 综合自新华网、气象网)

(壹点号 节日研究)

丸趣 TV 网 –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正文完
 
丸趣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丸趣 2024-04-13发表,共计1159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除技术相关以外文章皆由网络搜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