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门别类指的是什么(分门别类是什么意思)

6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89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文 | 陈昂

答案是:用类书。

什么是类书呢?

中国古代的类书,很像现在常说的百科全书。类书之名,最早见于后晋刘昫撰写的《旧唐书》,到了北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时改类事为类书,从而定下类书之名。简而言之地说,类书就是一种分门别类地汇辑资料以供查寻的工具书,也即类聚资料。严格意义上的类书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分门别类,即对搜集来的资料分类编排,把同类资料排列在一起;二是录而不作,即纂辑罗列现有的资料,而非编者自己的论述或考辨,编者最多只是在某些资料前后加几句简单的按语。

其实比起百科全书之名,类书的命名方式更符合人类的认知与学习的本质。人类的认知体现为面对纷繁建构体系的模式。纷繁为物,通过感性触碰;体系为思,运用理性建构。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人们通过分类、归类的认知过程,形成了对世界的体系性认知。对于这一过程,《周易·系辞》用类聚进行表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韩康伯解释道:方有类,物有群,则有同有异,有聚有分也。这句话准确揭示出类别思维中互相依存的两个维度——判分与聚合,这也是本文采用类聚之名的依据。判分着眼于异,根据事物的区别属性进行分别;聚合着眼于同,根据事物的共同属性进行联系。在二者的交相运动中,呈现出人类理性中井然有序、互相关联的世界图景。《礼记·学记》有云:古之学者,比物丑类,而能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方谓之大成。

一般认为,中国第一部类书是三国时期王象、刘劭等人奉魏文帝之命编纂的《皇览》,六朝梁代有《寿光书苑》《类苑》;隋有《北堂书钞》;唐有《初学记》《艺文类聚》《文思博要》等。宋元两代修纂的类书就更多了,不仅有官修还有私修,其中以北宋官修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最为著名。但到了明代,《永乐大典》的横空出世,远迈前朝,创造了无数纪录。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永乐年间组织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保存了大量中国 14 世纪以前的文学、艺术、史地、哲学、宗教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气魄雄伟、内容宏富,比法国狄德罗、达兰贝主编的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都要早三百余年。它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珍品,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丸趣 TV 网 –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正文完
 
丸趣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丸趣 2024-04-10发表,共计890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除技术相关以外文章皆由网络搜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