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称柳下惠什么意思(柳下惠是夸人还是骂人)

69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53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柳下惠,一个存在于春秋时期,较 至圣先师 孔子出现还早的先贤、圣人。这位被孔子评价为 遗落的圣人 ;被孟子尊为 百世之师 的大圣人,就是历史典故——坐怀不乱 的男主角。

按照汉语词典的解释,坐怀不乱 即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一般认为,这一典故出自《诗经·小雅·巷伯》——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妪不逮门之女 啥意思?邻居是一个独居于室的寡妇!但这和 坐怀不乱 的故事梗概,并无直接关系。

再往后,《荀子·大略》有载: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根据最早对《荀子》进行注释的唐代学者杨倞的解释,后门者,君子守后门至贱者 ,说的是柳下惠与贫贱者穿着同样粗陋的衣服,而不被人诟病失仪。这和 坐怀不乱 更没有关系。

直到元代,坐怀不乱 的故事才形成完整的故事梗概:

鲁柳下惠,姓展名禽,远行夜宿都门外。时大寒,忽有女子来托宿,下惠恐其冻死,乃坐之于怀,以衣覆之,至晓不为乱。

说的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城门,遇到一无家女子,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未发生非礼行为。

从春秋时期到元代,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在当时并未成型,为何千年后反倒有了如此详细的故事记载?

更让人疑惑的是,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究竟是如何流传出来的?

那个被柳下惠抱在怀中的女子,感念于柳下惠的为人正派,事后宣扬?在一个注重传统道德的年代,一个女子在陌生男子怀中待了一夜,然后再不顾自己的清白和声誉而大肆宣扬?不可能!

惊叹于自身控制力和对传统道德遵守程度的柳下惠,事后为自己扬名而到处宣扬?暂且不论别人信不信他 坐怀不乱,单凭孔子和孟子对其的至高评价,就足以证明他不会枉顾陌生女子的声誉,仅为了自己的名声而坏别人的名节!

也就是说,这个只有柳下惠和陌生女子两人之间的 秘密故事 ,根本不可能被广为流传;甚至,柳下惠 坐怀不乱 的故事,根本就是后世杜撰,乃系一个流传千年的大谎言。

对于柳下惠而言,他身上有的光环已经超过了孔子和孟子,甚至被视为了百世之师,后世为何还非要在他身上安一个遵循传统道德的至高优点呢?

请注意 坐怀不乱 故事成型的年代——宋朝以后,倡导 存天理、灭人欲 程朱理学 出现以后。

也不知道朱熹老夫子和程颢、程颐两兄弟抽了什么风,捣鼓出了一套道德神学,主张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硬是为封建女性铐上了更为严苛甚至无情的枷锁。更荒唐的是, 程朱理学 出现以后,迅速成为传统道德的核心组成部分,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

为了让世人能够充分信服和接纳 程朱理学,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文人们必须树立一个或者数个极端典型来增强说明力,柳下惠就是他们千挑万选以后的典型人物。

柳下惠之所以能被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文人们选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柳下惠距离当时年代久远,坐怀不乱 的故事已经无从考证,文人们想怎么说就能怎么说。

2、柳下惠,乃系被 至圣先师 孔子至为推崇的 圣人 ,将 坐怀不乱 的故事安在他身上,更令人信服。

3、抛开孔子、孟子的至高评价,柳下惠还曾担任鲁国大夫,以礼治邦,以信修身 ;担任过鲁国士师, 掌管刑狱,执法以平,治国以德 ;他本身就是一个行走的 传统道德代言人 。也只有将 坐怀不乱 的故事放在柳下惠身上,才更合乎情理;也只有柳下惠,才能达到常人无法达到的至高境界。

柳下惠剧照

现今来看,坐怀不乱 本就是基本的道德操守,和 伟大 并无关系,和 圣人 更是不沾边。难道,陌生男女独处一室发生点什么事,就只能受到道德谴责?根据中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如果不遵循 坐怀不乱 的约束,会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这种依靠古人先贤来约束世人道德操守的做法,实在是既无用又荒唐!

参考文献:《诗经》、《荀子》、《纯正蒙求》

丸趣 TV 网 –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正文完
 
丸趣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丸趣 2024-04-10发表,共计1530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除技术相关以外文章皆由网络搜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