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胶的功效(鹿胶有什么功效)

94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80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当得了货币,做得了衣服,成得了聘礼,还能有药性,滋阴补血补阳……对,它就是被称为古代六胶之首的鹿胶。

说起胶,中国人对胶的开发应用历史已有 3000 多年,最早的文献记录可追溯到周朝的《周礼·冬官·考工记》,曰: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传说中的古代六胶,分别来源为鹿、马、牛、鼠、鱼、犀牛等 6 种动物,其中以鹿为首。

曾当做货币的鹿皮为御上之品

鹿向来是古代帝位、政权的象征,寻常百姓不能养殖,更不能狩猎,作为宫廷御药使用,民间使用较少。

由梅花鹿皮经过多种复杂工艺熬制而成,顾为百胶之王。作为药用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

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周礼·注疏》里提到:‘煮用其皮,或用角’者,《经》惟鹿用皮亦用角,今人鹿犹用角,自余皆用皮。这里说的就是周朝 6 种动物中,只有鹿胶的原料兼用皮与角,其余胶原料用的都是皮。

据考证,胶最早为木匠所用,是制作弓箭时的黏合剂。原料主要用皮,只有鹿胶还用角。胶的制作都是通过煮法熬制而成,古人熬胶煮法很注意时节,他们认为冬春交际的二、三月或秋冬交际的十月最好,这样才能保障胶具有足够的黏性。

古代制胶除了做弓的黏合剂外,多见来制墨。墨锭用水通过砚研磨,在水中以胶体溶液形式产生墨汁。因此墨的质量与胶息息相关。

到了唐末时期制墨所用的胶原料改为麋鹿。宋朝《墨经》记载了制墨用胶的详细信息,比如胶的原料、熬煮方法、所需辅料等。如制墨之鹿胶(又称黄明胶或白胶)最好采用代郡(今山西大同)产的麋鹿角或鹿角,参考陶弘景白胶法与唐《新修本草》熬制法,能提高胶的品质,增加墨的香味。

纵观历代鹿皮的主要用途,最早被制成货币,又有制成衣服、帽子、鞋子等,还有作为兵车装饰、聘礼、皮巾、食物等等,现代用途除了货币,依然是对古代的延续,仅货币除外。

不论用途如何,鹿皮都是供古代上等阶层享用的珍稀之品。由此鹿皮退出药用和熬胶主流原料的原因可见一斑。

历代御医

称之为圣药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名白胶,又名鹿胶。味甘、平,无毒,入肝、肾经。具有壮元阳、补气血、生精髓、暖筋骨的功效。

《本草汇言》云: 鹿胶,无毒,入肝、肾二经。壮元气,补气血,生精髓,暖筋骨之圣药。鹿胶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人体中所需的十七种氨基酸,以及 21 种微量元素。鹿胶乃鹿中精选极品,久服益气延年,强筋健骨,补益气血,生骨血,固肾元,美容养颜,具有调解身体微循环,提高免疫力,防癌抗癌,延缓衰老之功效。

唐代杨贵妃就是非常青睐鹿皮胶,据有关学者考证,服用鹿皮熬制的胶块后,容光焕发,肤若凝脂,才有了后来的羞花美女之美称。另据记载,女真族人将鹿皮熬制成膏状饮用,1626 年皇太极继位,便令当地住民进贡鹿胶膏送入皇宫,食用过鹿胶膏的嫔妃气色绝佳,身体日渐清润,神清气爽。皇太极大喜,御赐鹿皮胶为大清贡胶。并拟诏曰,此胶块可为食,可做饮,可入药,仅为皇家御用。

鹿胶制作讲究工艺

鹿胶的生产过程中,要经过百余道繁复的工艺,讲究适季、适温、适日、七洗、七泡,七提的原则,晒皮不能在大高的温度,不能经水,温度过高会导致皮脂晒得过干,胶质受到损坏。温度不够则水分不能完全蒸发,胶块稀软。晒皮不光讲究温度,时间同样重要。晒足七七四一九天,使鹿胶的营养完全沉淀凝炼在胶质中。营养丰厚。

鹿皮要进行七次洗涤,将皮质表面的小绒毛和杂质完全除去,同时去除皮毛中可能存在的小虫和寄生物,保证皮子干净,无残留物。鹿皮洗净后,要经过七个池子逐一浸泡,将皮子中的腥气泡去,软化鹿皮,准备进行熬煮。鹿皮泡软后,在圆形蒸炉中进行熬制,再经过反复七次提纯,彻底滤出杂质,保证制成的鹿胶颜色通透,口感醇厚。

鹿胶具有气血同补、美容养颜、延缓衰老、改善睡眠、扩张血管、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等多重功效。鹿胶对改善失血者或血虚者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的作用明显,并对红细胞的压积有升高作用,对于脊髓和造血系统有促进保护的作用。鹿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明胶原、骨胶原、多种氨基酸。是人体营养的必需的物质,有明显的抗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鹿胶名含有 21 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原素,各种微量原素与蛋白质的结合发挥者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参与机体代谢改善内循环,具有很好的抗疲劳作用。

同时,可以调理各个器官内部营养促使器官功能恢复,可以自主的调节与进行平衡,从而达到改善内循环,改善内分泌的作用。提高免疫力,适合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易患感冒体质下降者。

丸趣 TV 网 –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正文完
 
丸趣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丸趣 2024-04-10发表,共计1806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除技术相关以外文章皆由网络搜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