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39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古籍的注释,是伴随着对古籍的讲授、传播而发展起来的。我国古籍的注释名目繁多,有传、说、解、诂、训、笺、注、释、诠、述、学、音、疏、微、隐、义、疑等。
在这众多的名目中,传、注、笺、疏较为常见。例如相传为孔子所作的《易传》,伏生的《尚书大传》,有名的《春秋》三传(即《左氏传》、《穀梁传》、《公羊传》)等,其注释都称作传。魏晋以后,才多称作注。唐代学者刘知几说:盖传者转也,转授于无穷;注者流也,流通而靡绝。惟此二名,其归一揆。(《史通》卷五《补注》)即名称虽然不同,其实质还是一样的。
传有大传、小传、内传、外传、补传、集传的区别。
据郑玄《尚书大传序》说,伏生为秦时博士,到汉孝文帝时,年龄将近一百岁,音声和记忆,都难免有讹误之处。张生、欧阳生跟他学习《尚书》。伏生死后,他们便将伏生所讲的大义,予以追记,这就是《尚书大传》。可见所谓大传,就是大义之义。
至于所谓小传,如宋刘敞撰有《七经小传》,估计是不敢尊大的谦词。因为很清楚,此书虽称小传,但却不默守古注,勇于创新,开一代注释风气的先河。它的出现,意义确是不小的。
韦昭《国语解序》曾对外传作过解释,他说:其文不主于经,故号外传。那么,其文主于经、配经而行(此见刘知几《史通》卷五《补注》)就应该是内传。汉以后,不少学者都称三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就是这个意思。
补传和补注意同,都是补充前人注释所不完备之处。如:宋范处义《诗补传》即称:文义有阙,补以六经史传;诂训有阙,补以《说文》篇韵。(转引自《四库总目》)它补注的用意是一样的。如洪兴祖《楚辞补注》,意在补王逸注之不足;王先谦《汉书补注》,意在补颜师古注之缺,一个补字,足以表明这种注释的性质。
《楚辞补注(典藏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至于集传,亦与集注同。如朱熹《诗集传》,意在集众家之说,申以己意。这种注释保存了大量的古注佚文,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把自己的注称作笺,笺是表识之义。郑玄说: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见《六艺论》)《诗》毛苌注、郑玄笺就是这个意思。
《毛诗传笺》(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在古籍的注释中,值得一提的是唐人的疏,通常称作注疏,如有名的《十三经注疏》即其例。它是对古注的再解释,可以说是注释的注。它的注释原则是疏不破注。这种注主旨在疏通古注,其长处是浅近周详,其短处则是缺乏创新精神。
古人写书时还多有自注,如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就有相当多的自注,唐杜佑《通典》,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亦多有自注。这些注的形式,和后人对该书的注释一样,都是用双行小字,紧附于相应的正文之下,这样便使古籍的文字呈现了叠床架屋式的复杂化。
明嘉靖三年司礼监刻本《文献通考》
不少书在版刻流传过程中发生舛误,如《洛阳伽蓝记》,就有相当多的注文混入了正文,这些都是在研读古书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本文节选自《古籍常识丛谈》,崔文印著,中华书局出版)
点了解更多阅读本书
《古籍常识丛谈》
崔文印 著
28.00 元
本书是版本目录学者崔文印先生写的有关古籍版本领域常识性问题的知识读物。其内容大致分四部分:一是关于古籍版本形式、行款知识的介绍,如用纸、字体、装订等;二是古籍版本中重要图书的介绍,如今古文经、十三经、二十四史九通、十通等;三是对历代藏书的介绍,主要介绍的是历代官家藏书的情况;四是对古代禁书的介绍。
丸趣 TV 网 –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