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酒醒何处后一句简介(柳永雨霖霖中今宵酒醒何处的下一句是什么)

50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680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雨 霖 铃

北宋 • 柳永

寒蝉凄切②,对长亭晚③,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兰舟催发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⑥。念去去⑦,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⑨?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⑩,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⑪,更与何人说⑫?

【词句注释】

①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调见《乐章集》。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②凄切:凄凉急促。

③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④都门:国都之门。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无绪:没有情绪。

⑤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⑥凝噎(yē):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⑦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⑧暮霭句: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暮霭(ǎi):傍晚的云雾。沈沈:即沉沉,深厚的样子。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⑨今宵:今夜。

⑩经年:年复一年。

⑪良辰好景:一作良辰美景。纵:即使。风情:情意。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情:一作流。

⑫更:一作待。

【白话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创作背景】

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此词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作品赏析】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送别词。在柳永以前,抒写离愁别绪的词非常多。但因为柳永是一个长期浪迹江湖的游子,对生活有着独特的体验,因而他写一对恋人的离别,就不同于传统的送别词那种红楼深院、春花秋月的狭小境界,而表现出一种烟波浩荡、楚天开阔的气象。

上片写临别时恋恋不舍的情绪。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三句说,在深秋时节的一个黄昏,阵雨刚停,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这里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而且就所闻所见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耳边是秋蝉凄切的鸣叫,眼前是令人黯然伤神的暮雨黄昏。这里所写的景象中已暗含了词人的感情,而又同时为下片冷落清秋节的概括先伏一笔。骤雨初歇四个字意味着马上就要起行,自然地引出下面对临别时矛盾复杂心情的描写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都门帐饮,是指在京都的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从这句看,这首词很可能是作者离开汴京南去,跟恋人话别时所写。依恋不舍却又不得不分离,因而也没有了心绪;可这时候,兰舟无’情,正在催人出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两句描写握手告别时的情状,感情深挚,出语凄苦。临别之际,一对恋人该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可是手拉着手,泪眼朦胧,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过有言,正因为气结声阻,就更能见出内心的悲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三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一个念字领起,说明下面所写的景象只是一种想象,而不是眼前的实景。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重复去字,表明行程很远。念字的主语是谁? 词里没有交代。从感情来看,应该包括行者和送行者两个方面。分别以后,前去便是楚天辽阔,烟波无际,行人就要消失在烟笼雾罩、广漠空旷的尽处了。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经历了一个时间发展过程,景象是由小到大,由近及远,而离人的思想感情则越来越强烈,到最后三句发展到高潮,因而既收束上片,又引出下片。

下片写离别之后的孤寂伤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三句,由个人的离别之苦而推及于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感情体验。可是跟苏轼在著名的中秋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超旷态度不同,词人越是把个人悲苦的离情放到历史发展的广阔时空中来咀嚼,就越加陷入深沉的感伤之中,并 让读者越发感受到那沉重感情的分量。冷落清秋节,照应到上头三句,使得情景交融,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被称为古今俊语。酒醒二字和上片都门帐饮无绪遥相呼应,使人将酒醒后的情景同前面送别时的情景自然地联系起来。妙在词人不写情而写景,寓情于景中。他不直接说自己酒醒之后如何寂寞孤凄,只是拈出在飘流的孤舟中所见所感的三种物象:岸边的杨柳,黎明时的冷风,空中的残月,心中那种凄哀悲苦的感情便充分地表现出来了。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两句更推开去,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了。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照应到上片执手相看两句,离别时是千言万语说不出,离别后是千种风无处说,这就在眼前与将来、现实与推想的对比中,把真挚深沉的情爱和凄苦难言的相思,表现得更加充分,在感情发展的高潮中收束全词。

这首词以秋景写离情,情景交融;在表现上,以时间发展为序,虚实相生,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语言自然明畅,不尚雕琢,以白描取胜,确实表现了一种清和朗畅,意致绵密 (黄蓼园语) 和秀淡幽绝(周济语)的风格特色。

【作者简介】

柳永(约 984 年—约 1053 年),宋代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有《乐章集》。

【书法欣赏】

【阅读理解及备考试题】

1. 柳永,(北宋 )词人。原名( 三变 ),字( 景庄 ),后改名为(),字(耆 qí卿 ),排行第七,崇安( 今福建武夷山市 )人。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 柳七 )、( 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生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

2.《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 柳永的这首词,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是(伤离别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 动作描写 / 神态描写 )和( 心理描写)来展现这种情感。

4. 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答:上阕描绘了一幅长亭送别图。(1 分)暮雨黄昏,长亭向晚,秋蝉凄鸣。一对恋人在京都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艄公声声催促,分别在即,两人手拉着手,泪眼相对无言。想到前途茫茫,更是悲伤。(2 分)抒发了词人与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离愁别绪。(1 分)(意思对即可)

5.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妙在何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①烘托渲染。词人设想次日酒醒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氛围,将离别之伤渲染得更加浓厚。②意象选择。杨柳晓风残月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这里情景交融,寄寓着词人无限的离愁别恨。(写出一点给 1 分,写出两点给 3 分。意思对即可)

6. 简析这首词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这首词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为了表现离别之苦,作者不仅写出了男女双方的依依不舍的分手场面,而且把这个场面放在冷落的清秋时节,通过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环境气氛加以渲染表现,突出了离别的难以忍受,这是第一层。在此基础上,作者又通过想象,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人感到,离别苦,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更苦,这是第二层。紧接着,作者又写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思是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中,良辰美景尤其痛苦。这是第三层。这首词就是这样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

7. 简析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实主要表现在上片开头的环境描写和中间的细节描写,词作主要通过这些描写了离别的环境,渲染了气氛,表现男女恋人的依依不舍。虚写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前路的空旷迷茫,表现作者的孤独和迷惘;第二个层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情造景,设想酒醒之后的情景,表现作者离开恋人之后的痛苦;第三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设想在离开恋人后的漫长时间中,碰到良辰美景之时的感受,表现作者,又拓展了情感的表现空间,使感情进一步深化,增强了感染力。

8. 结合诗句,联系意象,简析这首词情景交融的写法。

答:为了抒发离别之苦,词人采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选取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兰舟烟波暮霭 楚天 杨柳 晓风残月等一系列意象,把离愁别绪的感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使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形象和谐统一,意与境会,创造出完美的意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9.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它们好在哪里?

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它好在:第一,虚景实写,词人设想出次日酒醒时的时间(晓)、地点(杨柳岸)和特定环境氛围(寒风残月),渲染了悲凉凄冷的气氛,衬托出词人形单影只的凄凉孤零心境。第二,意象选择,词人选择杨柳 晓风 残月这三个意象,在古人心目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 用以描绘凄清孤寂的秋景,景中有情,把词人情了的感情融化在景物描写之中,耐人寻味。

10.《雨霖铃》里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

答:《雨霖铃》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境的,下片则是对第二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的景物的设想。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

11.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虚实相生,借景抒情,表达对离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12. 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答:寓情于景,不直接说自己酒醒之后如何寂寞孤凄,只是拈出在飘流的孤舟中所见所感的三种物象:岸边的杨柳,黎明时的冷风,空中的残月,渲染烘托气氛,表达心中那种凄哀悲苦的感情。

13. 在词中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请选出两个意象来分析它们的特点?

答: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分析略。

14.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用什么写法写出什么情状?这种写法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可用《琵琶行》中的哪句诗来概括?

答:白描手法(或细节描写);难分难舍(依依惜别);此时无声胜有声。

15. 清人刘熙载《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点明的情感。请你在《雨霖铃》一词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

答:念去去点明离别之情,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用景来烘托离情之愁之苦。或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着意染之。

16.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三句在全词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解析:寒蝉凄切, 点明节令——深秋, 蝉而寒, 鸣音凄切, 渲染了悲凉的环境气氛, 为下文伤别张本, 也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对长亭晚, 交代时间、地点; 骤雨, 描写天气; 而骤雨滂沱之后, 继之以寒蝉, 极力渲染悲凉之境。

答案: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 点明了地点和节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 融情入景, 暗寓别意, 为下文写离别的场面作铺垫。

17.《雨霖铃》一词的词眼是什么? 谈谈你的理解。(4 分)

解析:在这首词中,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明显是词眼所在。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 并不自我始, 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 离情更甚于常时。

答案:词眼是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它最能体现词的主旨, 高度凝练, 极富有概括性。

18. 这首词在景物描写中运用了两种典型的表现手法,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

答:①情景交融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冷落清秋节的景物的描写,来寄寓自己与友人分别的离愁别绪。②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既描写眼前离别时的景象,又想象离别后的场景,虚实结合写出离愁的难以排遣。

19.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B.慢词是篇幅长的、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望海潮》《雨霖铃》都属于慢词。

C.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

D.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他精通音律,创制了大量慢词。他善于铺叙,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词大都反映大都市中的繁华风光,抒发离愁别恨的痛苦。

解析:C(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20. 对词中语句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C)

A.寒蝉凄切──蝉声本是聒噪的,诗人却以凄切来形容,恰好含蓄地表现了当时的心情;宋代汴河两岸多植柳树,高柳乱蝉嘶,这开篇四字又暗示了送别的环境。

B.都门帐饮无绪──不仅明写送别的地点,而且毫无隐晦地暗示了送别时的情感世界──无绪饮酒。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尽管我留恋,我思念,然而,我走了又去,去了一程又一程,经历了千里风尘,我终于来到辽阔无垠的楚地。

D.此去经年……更与何人说──我这一走,至少得有一年。恋人啊,纵然有良辰美景,也形同虚设;纵然有深情蜜意,我还能向谁诉说?

解析:C(这三句所述,是作者想象的,而不是亲身经历的。)

21. 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柳永本是南方人,在汴京仕途失意,内心充满惆怅,决计离京赴外地。但一想到要与恋人分别,将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凄苦万种,无以名状。

B.全词基调极其低沉。诗人又善于借助人物的神态来烘托心情,如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等,使低沉的基调更显低沉。

C.诗人擅长移情于景,擅长渲染氛围,使人物情感明朗化。像对长亭晚与兰舟催发,都是情化了的语言,产生了鲜明的美学价值和诱人的魅力。

D.诗人充分发挥想象,进行了精心构思。上阕面对秋天的傍晚,乃是实事、实景、实情;下阕设想别后情景,无疑为虚写。全词正是运用这种实虚结合的手法,塑造了完美形象,提高了艺术品位。

解析:C(此项的评述犯了含混不清以及论点与论据未能全部照应的毛病——评价中所举例句,并未证明擅长移情于景的论点。)

22. 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是虚写,但却似精练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B.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诗的意思是:想到这回到南方去,路程是那么遥远;抬头一看,那夜雾迷漫的楚天竟是一望无际。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以想见。

C.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情况: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晚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凉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可见钟情之殷,寓愁之深。用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其以问句作结,更留有无穷意味。

解析:A(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是实写)

丸趣 TV 网 –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正文完
 
丸趣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丸趣 2024-04-10发表,共计6808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除技术相关以外文章皆由网络搜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