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望原文是什么(杜甫春望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69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32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春日下的长安凄惨衰败的景象,透过这种画面,诗人由此产生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家人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气度。

《春望》作于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叛唐之后,唐玄宗匆忙逃窜,太子临危继位,杜甫闻讯后,匆忙将家人安置在都州,只身前往长安。谁料还没到长安,在路上就被叛军所俘获,索性由于官位位低,活了下来。

因此,深陷囹圄的杜甫得以以亲身所见了解到战火下国家的惨败和战火下的百姓们生活的辛酸苦楚。这首《春望》就是在那个时候写下的,诗中蕴含着诗人对于国家兴亡的悲叹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本首诗作为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代表作,很好的继承了杜甫重于叙事、写实的诗歌特点。杜甫作为最早、最全面反映战乱灾难的诗人。尤其擅长写战争等许多重要事件,写百姓在战争中的苦难遭遇,以深广生动的形象,展现战火中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而在本诗中,诗史的性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诗人通过战争下的国家城池破败景象、百姓流离失所、亲人生死永隔等画面,将安禄山一战的残酷之处描写的栩栩如生,使人们能够从史书之外,以更加细腻的图景,更真实详细的了解这场战役,具有史实的认识价值,还能补察史的缺失,体现了杜甫诗圣的高超文笔和历史表现力。

本首诗首联便以国破和城春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象描写了春日下在战火中的国家破灭,草木横生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回想起昔日长安城的繁华景象,诗人睹物思情,心生感慨与哀叹。

颔联通过花流泪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于破败不堪的国家心生悲慨,就连花朵都感到伤心流泪,以花比人,既使得诗人的内心情感不显得单调乏味,又凸显了战火下所有人事物内心的悲凉之感。

同时透过鸟惊心这一场景,体现了战火下百姓内心的惶恐无助已经到了听到鸟叫声都会胆战心惊的地步。本句采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揭示了百姓在战争下草木皆兵的景象,以此烘托出战争对百姓的摧残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战争一旦爆发,将会很难停下,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受苦受难的将会是所有人。诗人通过三、万等数字,并非指代某一确切的时间或金钱,而是旨在突出战争时间过长,在这种情况下,亲人团聚成了巨大的难题。

人们不仅要饱受战争带来的伤亡,还要忍受与亲人相隔两地的思念之苦,以此突出战争的残酷、对于战争的抵触情绪,以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广大饱受战争摧残的百姓的心声。

尾联中白头不胜簪表现出了诗人对于战火下国家危急,百姓流离失所感到十分愁苦,以至于青丝变白发,头发日渐稀疏,就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态和对战争无可奈何的失落愁苦之情。

全诗诗人通过对于春日下衰败的城池杂草丛生的景象,心生感慨和悲叹,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的愁苦无奈的心情。

诗人采用了比喻、对比、拟人、夸张等写作手法,将战时城池破败,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杜甫重史实的写作特点,使本首诗得以作为安禄山之战的重要的补充史实资料保存下来。

编辑:张圣平

摇摇晃晃,晃晃摇摇。品味云端,坠入生活。

丸趣 TV 网 –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正文完
 
丸趣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丸趣 2024-03-29发表,共计1326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除技术相关以外文章皆由网络搜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