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杜甫春望原文是什么(杜甫春望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6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59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本题选自湖南省邵阳市 2021 年中考语文试题】

慧学的王《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

古诗阅读(2- 3 题,共 5 分)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 征

【唐】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 769 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分析】《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 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领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语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南征》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既是杜甫晚年悲苦生活和忧国忧民思想的体现,又是诗人对自己的诗作充满自信和自负的自我鉴定。首联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 颔联写诗人晚年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的悲辛生活,面对美景而只能潜然泪下: 颈联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 尾联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思想及悲剧命运的总结,知音难寻而始终相信会有知音真的理解自己。这首诗描写轻松欢快、而抒情深刻悲痛,富有艺术感染力。

2. 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五言律诗诗,《南征》押韵工整,押 in 韵。(2 分)

3. 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3 分)

同:都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对自己日渐衰老(伤时、悲己)的感伤。

异:《春望》一诗还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南征》表达出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在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赏析作者情感。《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 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从诗歌中的国破花溅泪鸟惊心家书抵万金,即可看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以及对亲人的思念。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为何总是挠头呢,是因为心中有无限的愁绪,对国家战乱的现状,对百姓流离失所的痛苦,对自己家人离散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南征》是杜甫由岳阳去往长沙时所作。诗人此行是想要到衡州投靠老友韦之晋。船开之后,诗人深感自己贫病的境遇,还朝和归乡都没有希望,于是赋此诗以遣怀。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是写诗人南征途中所见的秀丽风光。偷生长避地,适达更沾襟表现诗人晚年颠沛流离,浪迹天涯、孤苦伶行的悲辛生活。老病南征口,君恩北望心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正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思想及悲剧命运的总结。诗人一生抱负远人,然而仕途坎坷,个中甘苦,只有自己一人独享,而纵然有绝世才华,却未见有一个能理解他的知音。据此分析,两首诗都表达出心系国事的情怀,诗人感叹自己年老,因战乱漂泊、孤苦无依。不同点是,《春望》中家书抵万金,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南征》中诗人晚年浪迹天涯,光景无多,前途渺茫,只得作诗自苦,慨叹当时没有知己。

【参考译文·春望】

国都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吧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参考译文·南征】

桃花汛涨平了湘江两岸,飘忽如云的白帆驶过枫林。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如今又漂泊远方一路上泪洒衣襟。当此年老多病乘舟南行的时候,一颗向北的心啊永念皇恩。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

若有谬误之处,还请条友指正!

丸趣 TV 网 –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正文完
 
丸趣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丸趣 2024-03-29发表,共计1596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除技术相关以外文章皆由网络搜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