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上海天文馆的位置(上海天文馆在什么地方)

47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220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项目由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和 美国弈艾德建筑师事务所(ENNEAD)合作设计。

项目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总建筑面积约 3.8 万平方米,是 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其主体建筑被上海市民亲切地称为蝴蝶酥,其附属建筑还包含有大众天文台、魔力太阳塔、青少年观测基地等,也是临港新城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已建成的上海天文馆将与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共同构成三馆合一的大科普格局,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的天文科普传播中心、宇宙科学体验中心、科学文化交流中心和社会创新实践中心。

上海天文馆以连接人和宇宙为主题,以塑造完整的宇宙观为愿景,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为使命,规划有家园、宇宙和征程三个核心展区,通过精彩的展示体验和丰富的教育活动,激发人们感受星空、探索宇宙的好奇心,构建完整、清晰的宇宙观。

轨道运动和引力打造全球最大天文馆

上海天文馆的设计出发点是以建筑语言来表达天文学概念。建筑造型、总体布局、内部空间、参观流线的设计运用了轨迹、球体、曲线、悬浮等手法,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让人漫步建筑中,却处处可以观望到天文现象。

从上空鸟瞰上海天文馆,如果天文馆的球体是地球,那么基地内的草坪绿化带就是月亮绕地球的轨道,而这种天文现象便由上海天文馆渗透到整个城区. 最有意思的是,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团队,巧妙地调整滴水湖与天文馆球体的大小比例,正好与太阳和地球的大小比例相符,意味着,天文现象无时不刻地存在于城市空间中。

三体结构让建筑成为天文仪器

上海天文馆的主体建筑,是两个椭圆形相互交叠错开而成,形似上海市民钟爱的蝴蝶酥,又仿佛是网红打卡手势比心,无论用哪一种方式形容它,都暗含着市民对它的深切关注。然而,这类形体极为不规则的建筑,无论是设计上,还是建设中,都给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的结构工程师们带来极大的挑战。从空中俯瞰建筑,其中有三个明显的圆形部分,就是此馆最为复杂的建筑结构,即 圆洞天窗、倒转穹顶、球幕影院,而这三个特色设计俨然让建筑本身就化身为一台天文仪器。

特色设计 1|圆洞天窗——日晷

圆洞悬浮在天文馆主入口的上端,见证了时间、空间的互动,圆洞的倾斜角度与太阳的高度角相对应,穿过圆洞的日光在下方广场上形成光斑,随着时光流逝,光斑在广场和倒影池中移动,让参观者感受到时间变幻的光影。这就是所谓的建筑本身成为观测装置的效果,圆洞天窗配合特殊的地面铺装形成了一个简易的日晷。设计团队为此,却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而这个带有圆洞天窗的悬挑物,是主体展馆的二层展厅,没有看到一棵外露的柱子,是因为弧形桁架在起作用,此展厅悬挑距离超过 40 米,跨度超过 60 米,相当于 4 个标准的篮球场。可以说,是建筑结构成就建筑之美。

特色设计 2|倒转穹顶

进入主体建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庭顶端的倒穹顶——直径约 45 米的倒覆的铝合金球形网壳结构。阳光透过倒穹顶顶部的天窗,洒向中庭,显示地球自转的经典科学装置傅科摆从倒穹顶底部悬吊下来,一个形似天体轨道的螺旋坡道在中庭内环绕傅科摆盘旋上升。

倒穹顶上部屋顶有一个观星平台,可同时容纳 40 人进行观测,通过利用倒穹顶的高差来消除外界的影响,重新创造了一个地平线。让天文爱好者不受任何周围建筑物的干扰,来观察斗转星移。

特色设计 3|悬浮球幕

上海天文馆的球幕影院仿佛一个巨大的球体悬浮在空中,好像失去了重力,这个直径约 30 米的球体,是在球体侧面,仅靠 6 个支撑点与下方的混凝土壳体相连,而球体与壳体之间,形成一道圆环,日光可以从圆环处洒向室内,在室内的地面上形成日蚀。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光影也随之改变,从一个完整的圆环变换到一个新月形。身处其中,如同置身于天体之中,充满了戏剧性和神秘感。

全生命周期的 BIM 技术

天文馆的造型奇特,多为曲线设计,这样一个异形曲面的建筑得益于 BIM 技术。BIM 就是建筑信息模型,也就是在计算机里,通过设计软件,搭建好一个上海天文馆的数字模型。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机电设计统统融入到一个数字模型中,综合解决问题。

BIM 技术是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不仅是在设计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且在施工中,通过动画的形式,把如何施工的流程,手把手教给建筑工人,保证建筑的精准落地。建筑建成后,在 BIM 模型的基础上,可建立 IBMS 可视化系统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进行耗能管理模块,可以对公共照明、泛光照明进行控制,实现智能水电表远程监测,能源统计等,达到了节省人工和成本的作用。

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项目

建设单位:上海科技馆

建设地点:上海临港新城

总建筑面积:38,164 平方米

建筑高度 / 层数:23.95 米 / 地上 3 层,地下 1 层,局部夹层

设计 / 竣工时间:2014 年 /2020 年

联合设计: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NNEAD

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建集团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

华建集团上海地下空间与工程设计研究院(申元岩土工程公司)

合作设计:美国弈艾德建筑师事务所(ENNEAD)

项目团队

项目负责人:刘恩芳、何涛

项目经理:陈逸芝

机电经理:芮强

建筑专业:梁飞、钱栋、吴奇、李力

结构专业:李亚明、贾水钟、石硕

给排水专业:赵旻、万应民

电气专业:朱文、康辉、张楠

暖通专业:张洮、朱南军、李晓菲

景观专业:卜骏、朱冰颖、朱双成、周展晨、倪若琦

BIM 专业:苏骏、王万平、孙彬、郎垚、丁佳倩、蔡晶晶、李勤、刘文鹏

基坑围护专业:梁志荣

摄影:胡义杰

丸趣 TV 网 –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正文完
 
丸趣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丸趣 2024-03-29发表,共计2207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除技术相关以外文章皆由网络搜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