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顷刻的意思(顷刻的意思)

5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451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点睛取势概述

《历代名画记》(卷七)记载: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既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在。此段画论虽有夸张演绎的成分,但不难看出作者张彦远想表达点睛法对画面动势的作用,雷电破壁也是对画面动势的一种形容和描述。

传统人物画中的点睛也包含眼神和视线的处理,强调观看的整个动作,包括看的对象、观看的路径和方向。《魏晋胜流画赞》中云: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趣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顾恺之在讨论画面中人物观看的对象以及视线的方向,眼神是精神的集中体现,他认为,想要传神,在画人物时,不光要注意他的眼睛的刻画,而且还要重视人物眼睛须有其集中之对象,若对象设为另一人则形成呼应。王世襄在《中国画论研究中》对《画赞》这段话理解为:对象与人,因视线而发生相互关系,二者位置,亦因是而定。如此画出,全幅始有一统之表现。不然便散漫无章矣。所以传统人物画中点睛法的运用对全幅画面形成动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点睛法对动势设计的具体应用

1. 通过人物眼睛朝向暗示身体动作趋势

细想一下我们都有这种经验,当要运动到某个地方的时候我们会先看向那个目标地点,所以通常眼睛朝向的方向与身体的即将运动是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因为眼睛是人的感觉器官,与大脑合作产生意识,它获取处理外界信息,同时也是大脑的思维产物。科学研究表明,眼睛也是人脑的一部分,同时眼睛有视觉神经和血管相连,有上百万根神经与大脑相连,并与复杂、丰富的颜面表情肌相映衬,每只眼睛有万条左右神经纤维,比听、嗅、味、触觉神经纤维的总和还要多,有五官之首之称。大脑中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这一视觉通路输入的。所以人类的很多行为通常靠眼睛先去处理信息和判断具体情况,然后反馈给大脑,大脑再给身体下指令。因此身体运动通常会跟随眼睛朝向运动,所以传统人物画中人物眼神和视线方向的处理也同时暗示了人物的动作意图,这中间就给观者造成即将运动的心里暗示。贡布里希在《图像与眼睛》一书中说过,科学图像的目的并不在于记录看得见的东西,而是使看不见的变为看得见。通过点睛法将画面中即将运动变得可视化,或者说至少给观者提供了视觉线索。这种即将运动在观者内心也在蓄积动势的力量,这种力量感会转化为我们对整张画面关于动势的印象累积形成动势。

2. 通过人物视线的方向性勾连形成空间切割

传统人物画群像中人物形态各异,视线方向也纵横交错,如果把画面中人物视线变成可见的辅助线,这个抽象化的过程,试图还原图像最初的意图。周文矩《宫女图卷》中人物视线的方向,切割出了不同的三角形,在平面构成中三角形是稳定的有形式感的经典几何形。这些几何形会以不同大小形态和组合摆放在画面中,这些隐形的切割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同时画面中这种隐形的几何切割配合人物外形会增加画面的构成感,给人以稳定性的视觉效果,这些都增强了画面的势。

3. 通过不同人物之间的眼神呼应

在传统人物画中人物与人物眼神之间的关系,具体到不同的画面有不同的表现。一种是以一个人物为核心,其他人物的眼神聚焦在那一个人身上。这种画面关系通常出现在讲经、讲学等题材,用群组人物的视线去呼应和衬托主要人物。一方面烘托情节,通过画中人物的视觉焦点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凸显出画面动势关系,画面主要两个部分形成画面的动势。

另一种画面是情节以线性的方式展开,通过人物的视线来串联不同的场景,连接不同人物区间的作用,从而使画面无论在情节上还是构成上都可以连贯起来。原理仍然是眼睛会牵引观者的目光,(使观者和画面人物之间)形成一条隐形的动势线,这条线可以串联故事情节从而增加画面动势。

4. 通过人物观看方向牵引观者的目光

贡布里希在《图像与眼睛》一书中真实性标准:静止的图像和运动的眼睛这一章节中,对我们感受中的运动解释为一部分受观者运动的眼睛影响,画面却是静止的。同样这个结论在中国画的观看方式之中不仅可以适用甚至可以说是量身定制。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也讲到移步换景,这里的移是指观者的眼睛和视角,换指的是景,所以结果很明显,是观者在动,景色只是在变换并没有移动,但是在观者的感受里景色是充满动势的。切换到传统中国画的角度亦是如此,我们的眼睛是被画面牵引,更具体来说画面中人物的眼睛是牵引我们注意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在传统人物画中把人物眼光的安排作为构思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步步通过牵引观者的目光来组织画面的秩序,这种秩序中隐含了一个联系——势,于无形之中勾画出了画面的动势。这种处理方法经常在结构复杂的大型的画面中用到,类似作品我们可以看宋代佚名的《搜山图》,作者在构思点睛法时其实也是在构思整个画面的动势方向,在设计观画人眼睛的运动路线,营造了观者内心关于画面的动势感。

点睛法对动势设计的重要价值

1. 对画面动势设计的含蓄性体现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连绵不绝,有其气势磅礴的一面,也有其含蓄婉约的一面,而且含蓄美学源远流长,早已化作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植于每个中华民族儿女的血液里。所以传统中国画的审美追求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密切相关,正如潘天寿先生说:东方绘画之基础,在哲理,中国自古有深远的哲学思想,中国画的基础是哲学,艺术必须依赖于文化意识。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其中一品就是对含蓄的描述,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虽是诗品,但仍然能体现中国传统艺术审美上对含蓄的追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一语道破含蓄美的本质。唐代张彦远道,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所以落实到绘画上我们追求的是一种笔不到而意到的不着痕迹。或者说是用最少的话讲最丰富的意境。这种审美意识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完整而早熟的,中国诗歌便是典型以少言多,是用最经济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所以含蓄性是中国文化追求的一个高度,它的精神内涵贯穿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整个发展史,成为传统绘画以及其他艺术门类所共同追求的高级审美境界。用点睛法体现动势是一种更符合含蓄性审美的价值追求的方式。而且点睛法在画面中并没有为塑造动势而多画一笔一墨,而是始终在观者内心描绘着隐形的辅助线。而且点睛法塑造的动感都不是画面本身造型的俯仰多姿,而是通过牵引观者的眼睛,造成观者视觉中心的移动而产生画面的相对运动。可以说未下一笔一墨而产生了丰富的动势效果,从动势营造的角度可以说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贡布里希在《图像与眼睛》一书中说道,从总体上来说,高贵意味着克制,至少意味着一种风格化的强调,而俗气则可以更自由,更本能地娱乐自我,就如在表现狂欢酒店或拔牙的理发师的绘画中一样。贡氏认为过分夸张的人物动作是不够克制的,也使画面与高贵擦肩而过,这也佐证了,点睛法以含蓄性体现的方式来塑造画面动势本身就意味着克制和高格调。

2. 对画面动势设计的纽带性作用

中国画对画面留白历来是情有独钟,《老子》二十八章中说道: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老子原来意思是用黑和白来比喻事理,从而传道。后来被引入传统绘画中来讲视觉关系。所以可以留白对于中国画的精神意义,是中国的道家哲学在中国画中的自然沉淀,也是中国画的民族特色。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道:西洋传统油画填没画底,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和气氛仍是物理目睹的实质,而中国画上画家用心所在,正在无笔墨处,无笔墨处却是飘渺天倪,化工的境界(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这种画面的构造是根植于中国心灵的氤氲,蓬勃生发的宇宙意识。宗先生此言却是道破中国绘画在布局留白上的本质差异和其中哲学内涵并且指出绘画的差异和其中异同的哲学内涵,并指出两种差异其实是两种民族宇宙观的差异。所以中国人对留白的欣赏是自然而又痴狂的,这源于文化传统,传统人物画也注重画面留白。从传统经典人物画如《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等都可以看到,画面处理是将人物抽离具体的环境,置身于话剧舞台,在形式与内容上选择摆放有所助益的道具,其他地方则留出画纸本身的空白,忽略具体现实环境,或者说具体的环境画家将其摆放进观者心中。因此画面中的人物也好道具也好都身兼数职,一面是画面主体,一面是形式因素,一面又是观者想象的线索。动势的营造往往是整幅画面连绵不绝、咫尺千里的气魄,那么画家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些道具使画面连绵不断又不失空灵呢?首先因为中国画珍视留白,实画内容不可能一直连成一条完整的动势线,这些人物和人物群组需要跳过空白建立联系。所以这个时候点睛法就体现其优势和独一无二的纽带作用,因为通过点睛法就能使两个并不相互联系的人物或者两组人物,通过视线发生关联,关键这些视线并不会在画面中真的形成痕迹,而是通过视线的暗示,观者在内心主动给画面连成一条联系的线。这些隐形的连线往往能串联起整个画面的动势,但同时又不失画面空白的意趣。而且这种暗示本身,是和中国画的表达方式是高度配套契合的,就如同中国画在对具体情境的描述也是建立在通过画面给出线索,启发观者想象出具体的情境。

3. 孕育了画面有意味的瞬间动势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样德国近代著名美学家莱辛也说过,画家只能画一瞬间的景象;他不能同时画两个时刻的景象,也不能同时画两个动作……绘画在它同时并列的构图里,只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顷刻,所以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通常传统人物画面里的一个人物只能表达一个顷刻的运动,那如何选择这个人物动态就需要去推敲。莱辛认为不要画动作的顶点状态,而是要挑动作里最让人发生想象和耐人寻味的片刻。而人物的眼神处理能够起到孕育以后种种的作用,前文提到人的眼神是决定身体的运动趋势的,所以巧妙地眼神处理能够增强画面动势的同时让观者解读到更多的信息,从而达到莱辛所说的富于孕育性的效果使画面耐人寻味。

点睛法与动势设计的启示

通过图像分析法对古代经典绘画中人物眼睛的比对和分解,发现点睛法对动势设计的影响,探讨这种非常规手法的表现原理和重要价值,总结在创作实践及思考方式上产生重要的意义。本文先概述了传统人物画中影响动势设计的因素,引出点睛法对动势的影响,同时参考古代画论和西方学者贡布里希、莱辛等人在视知觉研究中秉承的一些理念,并对其具体应用、美学价值以及一些深层的文化观念进行论述。

点睛法未增画面中一笔一墨,通过观者和画面形成的隐性关系线索,巧妙地塑造了画面动势,调和动势的连贯性和画面留白的矛盾,体现了含蓄性的美学价值。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连绵不绝,有其气势磅礴的一面,也有其含蓄婉约的一面,而且含蓄美学源远流长早已化作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植到中国画的血液里。所以中国画对含蓄性有极致的追求,从中国画先贤们共同珍视的画面留白便可管中窥豹。在文艺思潮百花齐放的今天,点睛法的含蓄性为我们与传统文化基因建立了连接,同时传递了一种温情表达,和情感的延伸,直击观者内心。(王鹏)

来源:美术报

丸趣 TV 网 –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正文完
 
丸趣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丸趣 2024-03-28发表,共计4514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除技术相关以外文章皆由网络搜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