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进行Redis数据结构底层实现

78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844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讲解有关怎么进行 Redis 数据结构底层实现,文章内容质量较高,因此丸趣 TV 小编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面试中,redis 也是很受面试官亲睐的一部分。我向在这里讲的是 redis 的底层数据结构,而不是你理解的五大数据结构。你有没有想过 redis 底层是怎样的数据结构呢,他们和我们 java 中的 HashMap、List、等使用的数据结构有什么区别呢。

1. 字符串处理(string)

我们都知道 redis 是用 C 语言写,但是 C 语言处理字符串和数组的成本是很高的,下面我分别说几个例子。

没有数据结构支撑的几个问题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术社区

  极其容易造成缓冲区溢出问题,比如用 strcat(),在用这个函数之前必须要先给目标变量分配足够的空间,否则就会溢出。

  如果要获取字符串的长度,没有数据结构的支撑,可能就需要遍历,它的复杂度是 O(N)

  内存重分配。C 字符串的每次变更 (曾长或缩短) 都会对数组作内存重分配。同样,如果是缩短,没有处理好多余的空间,也会造成内存泄漏。

好了,Redis 自己构建了一种名叫 Simple dynamic string(SDS)的数据结构,他分别对这几个问题作了处理。我们先来看看它的结构源码:

struct sdshdr{ // 记录 buf 数组中已使用字节的数量  // 等于  SDS  保存字符串的长度  int len; // 记录  buf  数组中未使用字节的数量  int free; // 字节数组,用于保存字符串  char buf[]; }

再来说说它的优点: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术社区

  开发者不用担心字符串变更造成的内存溢出问题。

  常数时间复杂度获取字符串长度 len 字段。

  空间预分配 free 字段,会默认留够一定的空间防止多次重分配内存。

更多了解:https://redis.io/topics/internals-sds

这就是 string 的底层实现,更是 redis 对所有字符串数据的处理方式(SDS 会被嵌套到别的数据结构里使用)。

2. 链表

Redis 的链表在双向链表上扩展了头、尾节点、元素数等属性。

2.1 源码

ListNode 节点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listNode{ // 前置节点  struct listNode *prev; // 后置节点  struct listNode *next; // 节点的值  void *value; }listNode

链表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list{ // 表头节点  listNode *head; // 表尾节点  listNode *tail; // 链表所包含的节点数量  unsigned long len; // 节点值复制函数  void (*free) (void *ptr); // 节点值释放函数  void (*free) (void *ptr); // 节点值对比函数  int (*match) (void *ptr,void *key); }list;

从上面可以看到,Redis 的链表有这几个特点: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术社区

  可以直接获得头、尾节点。

  常数时间复杂度得到链表长度。

  是双向链表。

3. 字典(Hash)

Redis 的 Hash,就是在数组 + 链表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 rehash 优化等。

3.1 数据结构源码

哈希表:

typedef struct dictht { //  哈希表数组  dictEntry **table; //  哈希表大小  unsigned long size; //  哈希表大小掩码,用于计算索引值  //  总是等于  size - 1 unsigned long sizemask; //  该哈希表已有节点的数量  unsigned long used; } dictht;

Hash 表节点:

typedef struct dictEntry { //  键  void *key; //  值  union { void *val; uint64_t u64; int64_t s64; } v; //  指向下个哈希表节点,形成链表  struct dictEntry *next; //  单链表结构  } dictEntry;

字典:

typedef struct dict { //  类型特定函数  dictType *type; //  私有数据  void *privdata; //  哈希表  dictht ht[2]; // rehash  索引  //  当  rehash  不在进行时,值为  -1 int rehashidx; /* rehashing not in progress if rehashidx == -1 */ } dict;

可以看出: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术社区

 Reids 的 Hash 采用链地址法来处理冲突,然后它没有使用红黑树优化。

  哈希表节点采用单链表结构。

 rehash 优化。

下面我们讲一下它的 rehash 优化。

3.2 rehash

当哈希表的键对泰国或者太少,就需要对哈希表的大小进行调整,redis 是如何调整的呢?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术社区

  我们仔细可以看到 dict 结构里有个字段 dictht ht[2]代表有两个 dictht 数组。第一步就是为 ht[1]哈希表分配空间,大小取决于 ht[0]当前使用的情况。

  将保存在 ht[0]中的数据 rehash(重新计算哈希值)到 ht[1]上。

  当 ht[0]中所有键值对都迁移到 ht[1]后,释放 ht[0],将 ht[1]设置为 ht[0],并 ht[1]初始化,为下一次 rehash 做准备。

3.3 渐进式 rehash

我们在 3.2 中看到,redis 处理 rehash 的流程,但是更细一点的讲,它如何进行数据迁的呢?

这就涉及到了渐进式 rehash,redis 考虑到大量数据迁移带来的 cpu 繁忙(可能导致一段时间内停止服务),所以采用了渐进式 rehash 的方案。步骤如下: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术社区

  为 ht[1]分配空间,同时持有两个哈希表(一个空表、一个有数据)。

  维持一个技术器 rehashidx,初始值 0。

  每次对字典增删改查,会顺带将 ht[0]中的数据迁移到 ht[1],rehashidx++(注意:ht[0]中的数据是只减不增的)。

  直到 rehash 操作完成,rehashidx 值设为 -1。

它的好处: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将庞大的迁移工作量划分到每一次 CURD 中,避免了服务繁忙。

4. 跳跃表

这个数据结构是我面试中见过最多的,它其实特别简单。学过的人可能都知道,它和平衡树性能很相似,但为什么不用平衡树而用 skipList 呢?

4.1 skipList AVL 之间的选择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术社区

  从算法实现难度上来比较,skiplist 比平衡树要简单得多。

  平衡树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可能引发子树的调整,逻辑复杂,而 skiplist 的插入和删除只需要修改相邻节点的指针,操作简单又快速。

  查找单个 key,skiplist 和平衡树的时间复杂度都为 O(log n),大体相当。

  在做范围查找的时候,平衡树比 skiplist 操作要复杂。

 skiplist 和各种平衡树(如 AVL、红黑树等)的元素是有序排列的。

可以看到,skipList 中的元素是有序的,所以跳跃表在 redis 中用在有序集合键、集群节点内部数据结构。

4.2 源码

跳跃表节点: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Node { //  后退指针  struct zskiplistNode *backward; //  分值  double score; //  成员对象  robj *obj; //  层  struct zskiplistLevel { //  前进指针  struct zskiplistNode *forward; //  跨度  unsigned int span; } level[]; } zskiplistNode;

跳跃表: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 { //  表头节点和表尾节点  struct zskiplistNode *header, *tail; //  表中节点的数量  unsigned long length; //  表中层数最大的节点的层数  int level; } zskiplist;

它有几个概念:

4.2.1 层(level[])

层,也就是 level[]字段,层的数量越多,访问节点速度越快。(因为它相当于是索引,层数越多,它索引就越细,就能很快找到索引值)。

4.2.2 前进指针(forward)

层中有一个 forward 字段,用于从表头向表尾方向访问。

4.2.3 跨度(span)

用于记录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4.2.4 后退指针(backward)

用于从表尾向表头方向访问。

案例

level0 1---------- 5 level1 1---- 3---- 5 level2 1- 2- 3- 4- 5- 6- 7- 8

比如我要找键为 6 的元素,在 level0 中直接定位到 5,然后再往后走一个元素就找到了。

5. 整数集合(intset)

Reids 对整数存储专门作了优化,intset 就是 redis 用于保存整数值的集合数据结构。当一个结合中只包含整数元素,redis 就会用这个来存储。

127.0.0.1:6379[2]  sadd number 1 2 3 4 5 6 (integer) 6 127.0.0.1:6379[2]  object encoding number  intset

源码

intset 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intset { //  编码方式  uint32_t encoding; //  集合包含的元素数量  uint32_t length; //  保存元素的数组  int8_t contents[]; } intset;

你肯定很好奇编码方式 (encoding) 字段是干嘛用的呢?

  如果 encoding 属性的值为 INTSET_ENC_INT16,那么 contents 就是一个 int16_t 类型的数组,数组里的每个项都是一个 int16_t 类型的整数值(最小值为 -32,768,最大值为 32,767)。

  如果 encoding 属性的值为 INTSET_ENC_INT32,那么 contents 就是一个 int32_t 类型的数组,数组里的每个项都是一个 int32_t 类型的整数值(最小值为 -2,147,483,648,最大值为 2,147,483,647)。

  如果 encoding 属性的值为 INTSET_ENC_INT64,那么 contents 就是一个 int64_t 类型的数组,数组里的每个项都是一个 int64_t 类型的整数值(最小值为 -9,223,372,036,854,775,808,最大值为 9,223,372,036,854,775,807)。

说白了就是根据 contents 字段来判断用哪个 int 类型更好,也就是对 int 存储作了优化。

说到优化,那 redis 如何作的呢?就涉及到了升级。

5.1 encoding 升级

如果我们有个 Int16 类型的整数集合,现在要将 65535(int32)加进这个集合,int16 是存储不下的,所以就要对整数集合进行升级。

它是怎么升级的呢(过程)?

假如现在有 2 个 int16 的元素:1 和 2,新加入 1 个 int32 位的元素 65535。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术社区

  内存重分配,新加入后应该是 3 个元素,所以分配 3 *32-1=95 位。

  选择最大的数 65535, 放到 (95-32+1, 95) 位这个内存段中,然后 2 放到 (95-32-32+1+1, 95-32) 位 … 依次类推。

升级的好处是什么呢?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术社区

  提高了整数集合的灵活性。

  尽可能节约内存(能用小的就不用大的)。

5.2 不支持降级

按照上面的例子,如果我把 65535 又删掉,encoding 会不会又回到 Int16 呢,答案是不会的。官方没有给出理由,我觉得应该是降低性能消耗吧,毕竟调整一次是 O(N)的时间复杂度。

6. 压缩列表(ziplist)

ziplist 是 redis 为了节约内存而开发的顺序型数据结构。它被用在列表键和哈希键中。一般用于小数据存储。

引用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6901154 中的两个图:

6.1 源码

ziplist 没有明确定义结构体,这里只作大概的演示。

typedef struct entry { /* 前一个元素长度需要空间和前一个元素长度 */ unsigned int prevlengh; /* 元素内容编码 */ unsigned char encoding; /* 元素实际内容 */ unsigned char *data; }zlentry;
typedef struct ziplist{ /*ziplist 分配的内存大小 */ uint32_t zlbytes; /* 达到尾部的偏移量 */ uint32_t zltail; /* 存储元素实体个数 */ uint16_t zllen; /* 存储内容实体元素 */ unsigned char* entry[]; /* 尾部标识 */ unsigned char zlend; }ziplist;

第一次看可能会特别蒙蔽,你细细的把我这段话看完就一定能懂。

Entry 的分析

entry 结构体里面有三个重要的字段: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术社区

 previous_entry_length: 这个字段记录了 ziplist 中前一个节点的长度,什么意思?就是说通过该属性可以进行指针运算达到表尾向表头遍历,这个字段还有一个大问题下面会讲。

 encoding: 记录了数据类型 (int16? string?) 和长度。

 data/content: 记录数据。

连锁更新

previous_entry_length 字段的分析

上面有说到,previous_entry_length 这个字段存放上个节点的长度,那默认长度给分配多少呢?redis 是这样分的,如果前节点长度小于 254, 就分配 1 字节,大于的话分配 5 字节,那问题就来了。

如果前一个节点的长度刚开始小于 254 字节,后来大于 254, 那不就存放不下了吗?这就涉及到 previous_entry_length 的更新,但是改一个肯定不行阿,后面的节点内存信息都需要改。所以就需要重新分配内存,然后连锁更新包括该受影响节点后面的所有节点。

除了增加新节点会引发连锁更新、删除节点也会触发。

7. 快速列表(quicklist)

一个由 ziplist 组成的双向链表。但是一个 quicklist 可以有多个 quicklist 节点,它很像 B 树的存储方式。是在 redis3.2 版本中新加的数据结构,用在列表的底层实现。

结构体源码

表头结构: 

typedef struct quicklist { // 指向头部(最左边)quicklist 节点的指针  quicklistNode *head; // 指向尾部(最右边)quicklist 节点的指针  quicklistNode *tail; //ziplist 中的 entry 节点计数器  unsigned long count; /* total count of all entries in all ziplists */ //quicklist 的 quicklistNode 节点计数器  unsigned int len; /* number of quicklistNodes */ // 保存 ziplist 的大小,配置文件设定,占 16bits int fill : 16; /* fill factor for individual nodes */ // 保存压缩程度值,配置文件设定,占 16bits,0 表示不压缩  unsigned int compress : 16; /* depth of end nodes not to compress;0=off */ } quicklist;

quicklist 节点结构:

typedef struct quicklistNode { struct quicklistNode *prev; // 前驱节点指针  struct quicklistNode *next; // 后继节点指针  // 不设置压缩数据参数 recompress 时指向一个 ziplist 结构  // 设置压缩数据参数 recompress 指向 quicklistLZF 结构  unsigned char *zl; // 压缩列表 ziplist 的总长度  unsigned int sz; /* ziplist size in bytes */ //ziplist 中包的节点数,占 16 bits 长度  unsigned int count : 16; /* count of items in ziplist */ // 表示是否采用了 LZF 压缩算法压缩 quicklist 节点,1 表示压缩过,2 表示没压缩,占 2  bits 长度  unsigned int encoding : 2; /* RAW==1 or LZF==2 */ // 表示一个 quicklistNode 节点是否采用 ziplist 结构保存数据,2 表示压缩了,1 表示没压缩,默认是 2,占 2bits 长度  unsigned int container : 2; /* NONE==1 or ZIPLIST==2 */ // 标记 quicklist 节点的 ziplist 之前是否被解压缩过,占 1bit 长度  // 如果 recompress 为 1,则等待被再次压缩  unsigned int recompress : 1; /* was this node previous compressed? */ // 测试时使用  unsigned int attempted_compress : 1; /* node can t compress; too small */ // 额外扩展位,占 10bits 长度  unsigned int extra : 10; /* more bits to steal for future usage */ } quicklistNode;

相关配置

在 redis.conf 中的 ADVANCED CONFIG 部分:

list-max-ziplist-size -2 list-compress-depth 0

list-max-ziplist-size 参数

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 list-max-ziplist-size 这个参数的含义。它可以取正值,也可以取负值。

当取正值的时候,表示按照数据项个数来限定每个 quicklist 节点上的 ziplist 长度。比如,当这个参数配置成 5 的时候,表示每个 quicklist 节点的 ziplist 最多包含 5 个数据项。

当取负值的时候,表示按照占用字节数来限定每个 quicklist 节点上的 ziplist 长度。这时,它只能取 - 1 到 - 5 这五个值,每个值含义如下:

-5: 每个 quicklist 节点上的 ziplist 大小不能超过 64 Kb。(注:1kb = 1024 bytes)

-4: 每个 quicklist 节点上的 ziplist 大小不能超过 32 Kb。

-3: 每个 quicklist 节点上的 ziplist 大小不能超过 16 Kb。

-2: 每个 quicklist 节点上的 ziplist 大小不能超过 8 Kb。(- 2 是 Redis 给出的默认值)

list-compress-depth 参数

这个参数表示一个 quicklist 两端不被压缩的节点个数。注:这里的节点个数是指 quicklist 双向链表的节点个数,而不是指 ziplist 里面的数据项个数。实际上,一个 quicklist 节点上的 ziplist,如果被压缩,就是整体被压缩的。

参数 list-compress-depth 的取值含义如下:

0: 是个特殊值,表示都不压缩。这是 Redis 的默认值。1: 表示 quicklist 两端各有 1 个节点不压缩,中间的节点压缩。2: 表示 quicklist 两端各有 2 个节点不压缩,中间的节点压缩。3: 表示 quicklist 两端各有 3 个节点不压缩,中间的节点压缩。依此类推

Redis 对于 quicklist 内部节点的压缩算法,采用的 LZF mdash; mdash; 一种无损压缩算法。

关于怎么进行 Redis 数据结构底层实现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正文完
 
丸趣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丸趣 2023-07-19发表,共计8447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除技术相关以外文章皆由网络搜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