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5.7分区表性能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71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290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了“MySQL 5.7 分区表性能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文中的讲解内容简单清晰,易于学习与理解,下面请大家跟着丸趣 TV 小编的思路慢慢深入,一起来研究和学习“MySQL 5.7 分区表性能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吧!

问题描述

MySQL  5.7 版本中,性能相关的改进非常多。包括临时表相关的性能改进,连接建立速度的优化和复制分发相关的性能改进等等。基本上不需要做配置修改,只需要升级到 5.7 版本,就能带来不少性能的提升。

我们在测试环境,把数据库升级到 5.7.18 版本,验证 MySQL  5.7.18 版本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观察运行了一段时间,有开发反馈,数据库的性能比之前的 5.6.21 版本有下降。主要的表现特征是遇到比较多的锁超时情况。开发另外反馈,性能下降相关的表都是分区表。更新走的都是主键。这个反馈引起了我们重视。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数据库的版本为 5.7.18, 保留分区表,性能会下降。

数据库版本为 5.7.18,把表调整为非分区表,性能正常。

把数据库的版本回退到 5.6.21 版本,保留分区表,性能也是正常

通过上述测试,我们大致判定,这个性能下降和 MySQL5.7 版本升级有关。

问题重现

测试环境的数据库表结构比较多,并且调用关系也比较复杂。为了进一步分析并定位问题,我们抽丝剥茧,构建了如下一个简单的重现过程

//  创建一个测试分区表 t2: CREATE TABLE `t2`( `id` INT(11) NOT NULL, `dt` DATETIME NOT NULL, `data` VARCHAR(10) DEFAULT NULL, PRIMARYKEY (`id`,`dt`), KEY`idx_dt`(`dt`) ) ENGINE=INNODB DEFAULTCHARSET=latin1 /*!50100 PARTITION BY RANGE (to_days(dt)) (PARTITION p20170218 VALUES LESS THAN (736744)ENGINE = InnoDB, PARTITIONp20170219 VALUES LESS THAN (736745) ENGINE = InnoDB, PARTITIONpMax VALUES LESS THAN MAXVALUE ENGINE = InnoDB) */ //  插入测试数据  INSERT INTO t2 VALUES (1, NOW(),  1  INSERT INTO t2 VALUES (2, NOW(),  2  INSERT INTO t2 VALUES (3, NOW(),  3  // SESSION 1  对 id = 1 的   记录   做一个更新操作,事务先不提交。 BEGIN;UPDATE t2 SET DATA =  12  WHERE id = 1; // SESSION 2  对 id = 2  的记录做一个更新。 BEGIN;UPDATE t2 SET DATA =  21  WHERE id = 2;

在 SESSION 2,我们发现,这个更新操作一直在等待。ID 是主键,按道理,主键 id = 1 的记录更新,不至于影响到主键 id = 2 的记录更新。

查询 information_schema 下的 innodb_locks 这张表。这张表是用于记录 InnoDB 事务尝试申请但还未获取的锁,以及阻塞其他事务的事务所拥有的锁。有两条记录:

观察此时的 innodb_locks 表,事务 id=40021 锁住第 3 页的第 2 行记录,导致事务 id=40022 无法进行下去。

我们把数据库回退到 5.6.21 版本,则不能重现上述场景。

进一步分析

根据 innodb_locks 表提供的信息,我们知道问题在于 InnoDB 锁定了不恰当的行。该表是 memory 存储引擎。我们在 memory   存储引擎的插入接口设置断点,得到如下堆栈信息。确定是红框部分,将锁信息写入到 innodb_locks 表中。

并在函数 fill_innodb_locks_from_cache 中得以确认,每次写入行的数据,都是从如下代码中 Cache 对象中获取的。

我们知道 Cache 中保存了事务锁的信息,因此需要进一步查找 Cache 中的数据,是如何添加进去的。通过搜索 cache 对象在 innodb 代码中出现的位置,找到函数 add_lock_to_cache。在此函数设置断点进行调试后,发现其内容与填写 innodb_locks 表的数据一致。确定该函数使用的 lock 对象,就是我们要找的锁对象。

针对 lock_t 类型的使用位置进行排查。经过筛选和调试,发现函数 RecLock::lock_add 中,生成的行锁被加入到该锁所在的事务链表中。

RecLock::lock_add 函数可以推出行锁的生成原因。因此,通过对该函数进行断点设置,查看函数堆栈,在如下堆栈内,定位到红框位置的函数:

针对 Partition_helper::handle_ordered_index_scan 的如下代码进行跟踪,根据该段代码的分析,m_part_spec.end_part   决定了进行上锁的 *** 行数,此处即为非正常行锁生成的原因。

最终问题归结到 m_part_spec.end_part 的生成原因。通过对 end_part   使用地方进行排查,最终在 get_partition_set 函数中定位到该变量在使用前的初始设置值。从代码中可以看出,每次单条记录的 update 操作,在进行 index  scan 上锁时,对分区表数目相同的行数进行上锁。这个是根本原因。

 

验证结论

根据之前的分析,每次单条记录的 update 操作,会对分区表数目相同的行数进行上锁。我们尝试验证我们的发现。

新增如下两条记录:

INSERT INTO t2 VALUES (4, NOW(),  4  INSERT INTO t2 VALUES (5, NOW(),  5  // SESSION 1  对 id = 1 的   记录   做一个更新操作,事务先不提交。 BEGIN;UPDATE t2 SET DATA =  12  WHERE id = 1; // SESSION 2  现在对 id = 4  的记录做一个更新。 BEGIN;UPDATE t2 SET DATA =  44  WHERE id = 4;

我们发现,对 id = 4 的更新可以正常进行。不会受到 id = 1   的更新影响。这是因为 id= 4 的记录,超过了测试案例的分区个数,不会被锁住。在实际应用中,分区表所定义分区数不会如测试用例中的只有 3 个,而是数十个乃至数百个。这样进行上锁的结果,将加剧更新情况下的锁冲突,导致事务处于锁等待状态。如下图所示,每个事务都上 N 个行锁,那么这些上锁记录互相覆盖的可能性就极大的提高,也就导致并发下降,效率降低。

感谢各位的阅读,以上就是“MySQL 5.7 分区表性能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的内容了,经过本文的学习后,相信大家对 MySQL 5.7 分区表性能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具体使用情况还需要大家实践验证。这里是丸趣 TV,丸趣 TV 小编将为大家推送更多相关知识点的文章,欢迎关注!

正文完
 
丸趣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丸趣 2023-07-19发表,共计2902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除技术相关以外文章皆由网络搜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